人民建議 | 異常用水及時預警 遵義網友四個“點子”落地見效
人民網貴陽10月23日電 (李麗萍)“既浪費水資源,又損害群眾利益。”近日,貴州一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發出呼吁,希望能完善遵義市的居民用水異常預警機制,以改變這一現狀。

網友留言截圖。
該網友表示,遵義市水務公司普遍採用“本月用水、下月扣費”模式,其服務停留在“欠費停水”層面,缺乏事前預警。為此,他提出四個改進建議,希望能構建安全、節約、智慧的用水環境,以保障居民正常用水,減少意外的經濟損失。
收悉留言后,遵義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立即責成遵義市水務局研究辦理。經全面核查,該局確認網友反映的“居民用水缺乏有效異常預警機制”的問題屬實。
“現有的預警工作依賴片區管理人員主動排查,尚不具備平台的自動預警和主動通知功能。”該局指出,目前大部分供水公司仍採用傳統抄表繳費模式,居民當月用水量需次月抄表后才能生成數據、推送繳費信息﹔欠費超期后,將啟動停水程序。這種模式使得用水異常情況無法被及時發現。
對於網友提出的四項建議,遵義市水務局均予以採納,並作出逐一回應。

官方回復截圖。
關於建立智能監測系統的建議,遵義市水務局已開始逐步推行。“目前,我市已在部分新建小區試點安裝智能遠傳水表,實現用水量實時傳輸。試點區域用水異常發現效率顯著提升。”
不過,由於多數供水企業面臨資金壓力,大部分民用水表仍使用價格較低的機械表,暫無法全面建立智能監測系統。下一步,該局將結合老舊管網漏損治理等項目,指導供水企業逐步提升水表智能化水平,穩步推進智能監測系統建設。
關於推行多層級提醒的建議,遵義市水務局表示,目前供水企業在日常巡查、抄表過程中,如發現用戶漏水或水量異常,大多能通過電話等方式提醒用戶做好供水設施排查。
下一步,該局將指導供水企業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逐步暢通預警渠道,採取多樣化提醒方式,切實減輕用戶因水量異常導致的經濟損失。
關於設立緊急處理通道的建議,遵義市水務局表示:“無論是供水企業巡查發現,還是群眾反映的爆管、漏水等情況,相關方面均能盡快到場核實。”
如屬供水企業責任,將第一時間組織搶修﹔如屬物業或用戶權責范圍,則採取關閉閥門等措施配合完成維修。對於用水量異常的用戶,也會協助其對內部供水設施進行排查。“下一步,我們將指導企業進一步健全快速響應機制,加強搶修隊伍建設和搶修物資裝備儲備。”
關於完善水費政策的建議,遵義市水務局稱,為減輕居民因內部供水設施漏水等產生異常水量的經濟負擔,已聯合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共同印發《遵義市中心城區居民用戶異常水量部分減征污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操作指南(試行)》,建立了相應費用減征制度。
當用戶水表出現異常,用水量超過144m³(居民第一階梯水量)時,可申請減征相關費用,以緩解經濟壓力。“下一步,如該政策執行效果良好,將在全市范圍內推廣。”該局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