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消費、AI體育……貴州仁懷:“百千萬工程”推動學校換新顏
“以前每天准備洗切蔬菜100斤要3個工人弄1個小時才能完成,現在用智能設備20分鐘就能完成,還能去除農藥殘留,提高效率的同時也讓食品更加安全保障。”員工韓艷慧邊操作著智能洗菜機邊說。今年,新改造后的食堂大大節省了員工的工作時間。

仁懷市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
走進仁懷市第七中學改造后的新食堂,干淨明亮的環境,嶄新锃亮的餐桌椅整齊擺放。后廚區域,全自動洗菜、切菜機、高溫消毒櫃、恆溫保潔櫃等新設備一應俱全。操作間被劃分為廚房、洗菜間、洗肉間等不同功能區,員工們在各自區域忙碌而有序地為學生准備著午餐。

仁懷市第七中學改造的食堂新設備一應俱全。
中午12點,食堂迎來就餐高峰。數10個分區明確的打飯窗口同時啟用,學生們有序排隊用餐。人臉識別團餐機刷臉消費、取餐盤打菜、打飯區打飯,整套流程行雲流水,不到1分鐘就能完成。每天上千名學生同時吃飯,食堂也沒有擁擠和混亂。“以前食堂空間有點擁擠,現在寬敞多了,飯菜種類變多,味道也更好,打飯速度還快,現在每天中午都期待來學校食堂就餐。”學生丁鑫對此次新改造的食堂贊不絕口。仁懷市第七中學此次食堂改造,從硬件設施到用餐服務都進行了全面升級。同時校方加強了對食材採購、加工過程、設施設備的日常巡查管理,確保全校3500余名學生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仁懷市第七中學學生用智能團餐機刷臉消費。
今年以來,仁懷市聚焦教育民生短板,以“提質改造100所學校食堂,每年投入5000萬元以上完善全市體育設施設備、改善辦學條件,惠及萬千學生”為核心目標,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為學生創造更優質的學習生活環境,推動仁懷教育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
另一邊,仁懷市鹽津第二小學的“智慧操場”也已投入使用。下午3:30,三年級(5)班正在上體育課的同學們7人一組,輪番在“50米智慧跑步儀”前進行短跑。隨著AI指令一響,學生們迅速邁開雙腿奔跑,一跑完跑步儀就能精准測出各學生的成績。“以前測50米老師要拿著秒表手動計時,容易出錯,現在有了這個智能計時器,跑完成績馬上出來了,十分快速精准”,學生張高景說。在“智能跳繩機”前,學生們站在指定圈內,1分鐘倒計時開始后,快速揮動著手中繩子,標准做著跳繩動作。在倒計時結束的過程中,每個學生的跳繩個數就能實時出現在屏幕上。

仁懷市鹽津第二小學在“智能跑步儀”前側50米短跑。
今年,仁懷市鹽津第二小學引進“50米智慧跑步儀”“智能跳繩機”“智能立定跳遠機”等AI體育設施,打造了“智慧操場”,開啟學校數字化賦能體育新篇章。目前,全校4000名學生已全部完成人臉識別採集,形成“一生一案”數據庫,學生在體育課間與設備人機互動,進行鍛煉和測試。鹽津二小體育主任蘭麗佳介紹:“AI系統能夠實時捕捉學生運動中的動作細節,並提供及時反饋和個性化訓練,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數據支持,這種智能化的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水平,也增強了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仁懷市鹽津第二小學在“智能跳繩機”前跳繩。
除仁懷市第七中學、仁懷市鹽津第二小學外,目前,仁懷市“百千萬工程”正在全市30余所中小學逐步推進,累計投入資金超2.3億元,惠及學生近6萬名。從鄉鎮學校的塑膠跑道鋪設到城區學校的智慧操場打造,再到學校老舊食堂的維修改善,切實解決了一批學校“運動設施不足、就餐環境不佳、辦學條件需提升”的難題。仁懷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體局黨委委員程華宇表示,接下來將按照“分批推進 全域覆蓋”的原則,重點推進全市100所學校的體育設施設備完善、學校食堂提質改造、改善辦學條件等工作,推動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百千萬工程”的紅利輻射更多群體,真正實現“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的教育目標。(文/圖 涂歡、郭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