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族大學第三次黨代會:聚焦“六力”提升 力爭“六新”突破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擔當。過去五年,貴州民族大學在黨的領導下交出了亮眼答卷,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創新、服務地方等領域均實現突破性發展,為貴州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民大力量”。中國共產黨貴州民族大學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立足新起點、著眼新使命,系統擘畫了學校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藍圖,順利開啟了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值此大會召開之際,特策劃推出該系列報道,激勵全校師生在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9月28日,中國共產黨貴州民族大學第三次黨員代表大會舉行。此次大會在國家對西部高等教育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的背景下召開,為學校未來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會議指出,貴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踐,對特色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供給、文化傳承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學校深度融入區域創新鏈開辟了廣闊空間。同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地位的深化落實,以及貴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范省建設的縱深推進,賦予了學校當好服務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排頭兵的使命。

會議現場。
大會明確了學校的中心目標:團結帶領全校師生,用25年左右時間,奮力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未來五年,學校將緊盯教育強國建設要求,聚焦“六力”提升,努力實現“六新”突破:
聚焦增強思政引領力,推動鑄魂育人踐行新使命。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教育根本問題,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大力推進重點馬院建設,確保獲批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建設,力爭獲批中央四部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

第一代表團會議現場。
聚焦增強人才競爭力,推動育才引智展現新作為。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擴大理工科招生規模,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與交叉學科建設,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通過優化學科布局,高質量通過物理學博士點評估驗收,打造一定數量的B級學科及通過認証的優質專業,力爭1∼2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行列,1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新增10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實現專業博士點零的突破,建成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1個院士工作站,形成學科與人才協同發展新格局。圍繞重點學科引進高水平學科帶頭人,有組織培養與學科方向相匹配的領軍人才和青年骨干,積極培育國家級、省級教學名師,爭取獲批1個以上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聚焦增強科技支撐力,推動創新策源勇擔新重任。強化有組織科研,打破學科壁壘,促進交叉融合,優化資源配置,將學校打造成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創新策源地”。國家級項目力爭突破400項,科研經費超過4個億﹔高水平論文數量較“十四五”期間增長20%﹔建成國家重點科研平台1個,省部級重點平台突破30個﹔相關研究成果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獎勵15項以上,榮獲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50項以上﹔持續用好“民大+名校+名企”創新機制,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建3∼5個深度融合的聯合創新平台,在解決地方產業“卡脖子”技術難題上取得一批關鍵性成果。

第二代表團會議現場。
聚焦增強民生保障力,推動師生福祉交出新答卷。全面完成兩校區連通工程,協同推進校區建設與改造,推進研究生宿舍擴建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持續提升校園餐飲服務與保障水平﹔扎實推進數智校園建設,持續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提升校園文化建設水平﹔持續鞏固校園安全與環境治理,妥善處置經濟適用房產權辦理等歷史問題,有效防范化解債務風險﹔“開源節流”取得成效,不斷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持續提升教職工待遇保障﹔不斷健全完善民主監督管理,不斷提升師生滿意度。
聚焦增強社會協同力,推動產教融合作出新貢獻。持續拓展校校、校地、校企協同領域,大幅提升學校知名度、美譽度。搶抓省外高水平大學“組團式”幫扶機遇,借勢頂尖資源加快內涵發展。立足比較優勢,精准對接地方發展所需,推進各學院與全省少數民族市縣(區)、資源大縣等開展深度合作,持續將服務觸角牢牢扎根基層一線。建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學科技園,不斷創新產學研用模式,持續釋放轉化效能,顯著增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
聚焦增強國際影響力,推動開放共贏拓展新空間。規范化、高質量運營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持續提升國際影響力。辦好辦強東盟人文學院,辦優辦特非通用語種專業,助力服務“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賦能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研學項目,提升“留學民大”品牌吸引力。不斷提升區域國別研究實力,為貴州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提供智力支撐和決策參考,書寫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文/陶陶 圖/貴州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