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高橋 “雲端”體驗觸手可及

9月28日,隨著幾十輛車緩緩駛過橋面,世界第一高橋——貴州花江峽谷大橋正式建成通車。這座橫亙在“地球裂縫”花江大峽谷上的超級工程,用“橫豎都是第一”的硬核實力,刷新了世界橋梁的高度紀錄。
不止世界第一 更是技術“奇跡”
花江峽谷大橋的“成績單”放眼全球都堪稱震撼:大橋全長2890米,主跨徑達1420米,是目前世界山區峽谷第一大跨度鋼桁梁懸索橋﹔其橋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超越北盤江第一橋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高橋”,被譽為“橫豎都是第一”。
這份“成績單”背后,是3年多的攻堅克難與技術突破。面對峽谷強風、復雜地質等世界級難題,建設者們用上了2000兆帕級高強鋼絲,創新打造智能纜吊系統,還在索股中植入“智慧纜索”——就像給大橋裝了“神經系統”,能實時監測健康狀態。最終拿下21項授權專利,多項技術納入國家建設標准,為全球山區橋梁建設提供了“中國方案”。
2分鐘跨峽谷 貴州交通網再提速
對沿線百姓來說,花江峽谷大橋的建成最實在的改變是通行時間,過去往返峽谷兩岸要翻山越嶺2小時,如今開車隻需2分鐘便能直達。這不僅是通行效率的飛躍,更是區域發展的“加速器”——它串聯起貴陽、安順、黔西南城市群,為貴州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注入強勁動能。
這座橋的通車,更讓“世界橋梁看中國,中國橋梁看貴州”的共識愈發堅實。截至目前,貴州已建和在建橋梁超3.2萬座,世界高橋前100名中近半數在此,前3名更是全被包攬﹔全省22萬公裡公路網中,高速公路已突破9000公裡,外聯內暢的交通格局愈發清晰。
不只是橋 更是“雲端綜合體”
大橋建設之初,建設團隊就秉持著“交通+旅游”融合發展理念,著力打造橋旅融合3.0版本,讓天塹變通途的同時,也使大橋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在雲渡服務區建設了三疊紀地質文化館,帶領游客探尋古海洋的神秘世界﹔在橋塔頂部設置觀光平台,讓游客體驗“一覽眾山小”的壯闊情懷。
目前,花江峽谷大橋實實在在為周邊地區帶來了“橋旅經濟”成效,橋下花江村的民宿預訂火爆,為當地村民帶來了收益,“通一座橋、興一片業、富一方百姓”的美好願景正逐步實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