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賽事擇城!貴州清鎮的咖啡底氣與生態應答

2025年09月29日17:48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當咖啡器具的碰撞聲在紅楓湖畔悠然響起,2025年貴陽貴安(清鎮)首屆咖啡技能大賽精彩揭幕。這不僅為百余名咖啡從業者及清鎮職教城的學子們提供了一個競技交流的舞台,更向外界揭示了這座城市布局咖啡產業的深層戰略考量。此次咖啡大賽的落戶,為清鎮的生態文旅版圖增添了重要一筆。

1.貴陽貴安(清鎮)首屆咖啡技能大賽品鑒賽比賽場景。.jpg

貴陽貴安(清鎮)首屆咖啡技能大賽品鑒賽比賽場景。

有人不禁疑問:作為貴陽貴安咖啡試種的“新興力量”,清鎮何以贏得賽事的青睞?答案深藏在紅楓湖的碧波蕩漾之中,蘊藏在全域文旅的豐富肌理之內,更體現在“四美四近”優勢與咖啡產業的和諧共振之間——這場賽事的選址,實質上是對清鎮城市生態價值與產業潛力的高度認可。

賽事落戶的關鍵底氣,源自清鎮已精心打造的“從種子到杯子”產業試驗田。咖啡大賽的核心競爭力,不僅限於賽場內的技藝較量,更在於對產業全鏈條的全面展示能力。盡管清鎮尚處於咖啡種植的探索階段,卻已構建起清晰的產業進階路徑:在紅楓湖畔試種63株藍山、瑰夏等精品咖啡苗,驗証氣候與土壤條件,為后續大規模種植積累寶貴經驗。同時,貴州大學農學院、貴陽市農業農村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專業指導,與貴州長津農業的生態種植經驗相輔相成,使得“觀賞咖啡生長、體驗採摘烘焙”的場景從規劃藍圖變為現實圖景。更為關鍵的是,清鎮並非孤立發展——作為貴陽貴安6大咖啡試種點之一,其種植探索與貴陽7家標准化烘焙工廠、全國前十的咖啡豆銷量形成緊密的產業聯動。賽事選擇清鎮,正是看中了這裡從種植試驗到烘焙加工的全鏈條產業基礎,這種“產賽融合”的模式,不僅使清鎮在咖啡產業競爭中搶佔先機,更讓一場技能大賽成為激活城市生態文旅與產業升級的雙贏支點。

2.貴州(清鎮)職教城一隅。.jpg

貴州(清鎮)職教城一隅。

清鎮辦賽的獨特優勢,亦在於其坐擁貴州(清鎮)職教城這一人才培育高地。作為全省職業教育的核心區,這裡落戶了貴陽咖啡產業學院、貴州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等多家院校開設了咖啡相關專業,通過開設咖啡種植、烘焙、調飲、營銷等全產業鏈課程,構建起“產學研用”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與當地咖啡企業形成天然的人才供需對接場景。當院校學生與企業咖啡師同台競技,教育鏈與產業鏈便實現了深度咬合。這種“以賽促教、以賽促產”的模式,既讓學生在實戰中明晰行業標准,也讓企業精准發掘“即戰力”強的專業人才,更構建起“培養-考核-就業”的閉環生態。賽事旨在挖掘高素質咖啡人才,而這種人才供給能力的強化,正是咖啡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將賽事永久落戶職教城,實則是為產業發展埋下了“人才伏筆”。

3.清鎮市紅楓湖鎮藍調小院一角。.jpg

清鎮市紅楓湖鎮藍調小院一角。

賽事青睞的深層邏輯,更是清鎮“文旅+咖啡”的場景創新力。咖啡大賽的生命力,在於與城市空間的深度融合,而這正是清鎮的先天優勢。作為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清鎮已形成“民宿+景區+商業體”的全域文旅格局:208家民宿旅居星羅棋布,紅楓湖鎮“藍調小院”、站街鎮“古埃蒙”等“民宿+咖啡館”已成為網紅地標。這種場景基礎與咖啡賽事形成天然互補,正如遵義“洞穴咖啡”、安順“航空主題咖啡”的成功實踐所示,咖啡的魅力需要獨特場景承載。清鎮的文旅生態,恰好為賽事提供了“不止於比賽”的沉浸式體驗,讓咖啡香真正融入湖光山色。

賽事落地的終極動因,是清鎮“四近”優勢帶來的市場輻射力。一場賽事的影響力,取決於其觸達的受眾廣度,而清鎮的區位優勢為此提供了天然保障。地處“貴陽-貴安”幾何中心的清鎮,30分鐘旅游圈覆蓋千萬級客源,今年1-8月,接待游客827.41萬人次,其中過夜游客97.98萬人次﹔貴安高鐵站15分鐘直達、多條高速串聯黃果樹等景區的交通網絡,更讓賽事能輕鬆輻射黔中旅游環線。更值得關注的是,清鎮背靠貴陽咖啡文化的深厚積澱——這座擁有3000多家咖啡店的城市,走出了彭近洋等世界冠軍,“去貴陽來一場咖啡之旅”已成潮流。清鎮憑借“近便性”共享這份文化紅利,既可為賽事輸送專業觀眾與從業者,也能借賽事將自身咖啡探索推向更廣闊市場。

4.紅楓湖畔種下咖啡樹。.jpg

紅楓湖畔種下咖啡樹。

從紅楓湖畔的第一株咖啡苗扎根,到咖啡賽事的成功舉辦,清鎮用實踐証明:生態保護的堅守、文旅融合的創新、區域聯動的智慧,終將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底氣。這場賽事不是終點,而是清鎮咖啡產業從“試驗探索”邁向“品牌成型”的新起點。當參賽選手的手沖壺映照出湖光山色,當咖啡香氣與森林氣息交織彌漫,清鎮已然在生態文旅與精品咖啡的賽道上,寫下了最動人的城市注腳。(圖/文 穎懿)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