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開陽縣:稻菽千重浪 機械搶收忙

2025年09月28日15:35 |
小字號

金秋送爽,稻谷飄香。眼下,開陽縣11.41萬畝稻谷已進入收割的關鍵時節。黔中大地廣袤的田野仿佛披上了金色的鎧甲,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微風拂過,掀起層層稻浪,散發出醉人的豐收氣息。

收割機收割稻谷。

收割機收割稻谷。

連日來,開陽縣的廣大農戶和種糧大戶正搶抓晴好天氣,全力以赴加快稻谷收割進度,田間處處可見收割機忙碌馳騁的壯觀景象。

在禾豐鄉底窩壩糧油高產示范區,聯合收割機正開足馬力,在金色的稻海中縱橫穿梭,轟鳴聲奏響了秋收的“交響曲”。這些現代化的農業機械成為了絕對的主角,高效地完成切割、脫粒、清選、裝車等一系列工序,所過之處,稻谷盡收“囊”中,粉碎后的秸稈均勻還田,為土地增添肥力。

包裝收割的稻谷。

包裝收割的稻谷。

“以前我們用人工,不僅耗時耗力,還要看天氣。現在使用機械化設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比較經濟劃算,減少了人工支出。”禾豐鄉馬頭村村民宋化全介紹,用聯合收割機收割稻谷,一畝地不到二十分鐘就能收完,不僅省了人力,還減少了稻谷損耗。為確保秋收工作順利高效進行,禾豐鄉提早安排部署,積極協調組織農業機械投入秋收生產。同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通過短信、微信群等多種渠道及時向農戶發布氣象信息和農機作業服務信息,引導農戶利用晴好天氣間隙,科學、有序地安排收割時間。

“今年禾豐的水稻播種面積是8200畝左右,目前已經相繼進入收割階段,底窩壩屬於高產示范區,目前全鄉組織了四五台收割機,預計國慶節前採收完畢。”禾豐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劉毅說,今年禾豐鄉採取“兩增一減”的栽培模式,水稻單產產量在往年的基礎上上浮了2%左右。今年,開陽縣大力推廣優質水稻品種,強化技術指導和運用,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虫監測防控,良種、良技、良機、良法多管齊下,水稻產量、品質得到明顯提升。

金色的稻田、轟鳴的農機、忙碌的農民、喜悅的笑容,共同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秋收畫卷。這片希望的田野正用最飽滿的稻穗書寫著鄉村振興的豐收答卷。(圖/文 賀安康、肖敏)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