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牢政治責任 淬煉過硬作風
——貴州印江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綜述
風雷激蕩,潮涌不止。
今年3月起,一場場學習研討強化理論武裝、一個個問題查擺直擊病灶根源、一項項整改整治彰顯擔當決心、一次次開門教育傳遞民生溫情……在邛江大地縱深推進。全縣74個縣直單位、17個鄉鎮(街道)、692個黨支部以扎實舉措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殷殷囑托,重若千鈞。學習教育啟動后,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聞令而動、迅速組織,堅持高位推動、系統謀劃,堅決圍繞學習教育目標要求,一體推進學查改,在深學細悟、真查實改、為民解憂上持續發力,形成了黨風政風煥然一新、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作風建設常態長效的良好局面,為縣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高度+廣度
高位推動、系統謀劃,確保學習教育有序有效
縣委領導班子堅持以上率下,帶頭學、帶頭查、帶頭改,以上率下形成強大示范效應,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過層層壓實責任鏈條,確保學習教育全覆蓋。
縣委堅決扛起學習教育主體責任,層層壓實、逐級傳導,第一時間制定了實施方案,組建“縣級層面工作專班+4個工作小組”的“1+4”組織架構,形成“縣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抓總、專班協調推進、各參學單位具體落實”的協同機制,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親自謀劃、靠前指揮,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帶頭推動,發揮了“頭雁效應”,確保工作推進方向准確、步調一致。
縣委將學習教育作為今年黨建工作重點任務,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縣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縣委專題會議,及時傳達學習中央和省、市有關會議、文件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學習教育工作。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切實擔起開展學習教育第一責任人責任,親自謀劃、親自研究、親自推動,深入各部門和鄉鎮(街道)調研指導,確保全縣“一盤棋”推進。
縣級層面學習教育工作專班聯合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等部門,組建3個蹲點督導組和7個調研指導組,採取“四不兩直”和“清單提示+服務指導”方式對11家重點單位開展蹲點督導,對各參學單位進行全覆蓋集中指導,並組織開展“回頭看”,督促全縣各單位進一步查缺補漏,確保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精度+深度
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
“要堅持及時跟進學、聯系實際學、融會貫通學,將學習成果轉化為錘煉黨性修養、涵養優良作風的行動自覺、校准日常言行標尺。”印江自治縣委書記秦會剛在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研討時說道。
在學習教育中,印江各級黨委(黨組)堅持把學習教育與干部作風建設結合起來,通過以上率下學、立體推進學、聚焦重點學,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38名縣處級領導干部以上率下,採取“個人自學+分組交流+集中研學”的“三學”聯動機制,將學習領會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貫穿學習教育全過程,結合剖析反面典型案例,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帶頭深入開展交流研討。學習教育期間舉辦讀書班1次、專題學習研討4次,形成研討材料190篇,提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舉措260余個,在真學、真懂、真做上作示范,引領帶動全縣1.7萬余名黨員干部自覺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融入黨性修養、化作價值追求。
全縣圍繞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目標要求,開展以學習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4000余次,聯系思想實際講專題黨課692場次,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同時,突出抓好“三類群體”的學習教育,將學習教育有關內容納入縣委黨校主體班次,高質量舉辦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和選調生專題培訓暨到村任職崗前培訓班,引導120名新提拔干部、年輕干部、新任選調生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縣融媒體中心、縣衛生健康局、縣委社會工作部等參學單位結合實際,舉辦“青年干部夜讀”“五上講台”“青年干部座談”“雙周讀書班”“書香印江·學習強部”等活動300余場次,幫助年輕干部學深悟透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深化認識、提高覺悟。
針對流動黨員、行動不便和年老體弱的黨員,部分村黨支部還成立了學習幫扶小組,安排專人上門輔導學習,實現學習教育全覆蓋。
通過多種學習舉措,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表示,將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能,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力度+硬度
刀刃向內、動真碰硬,推動整改整治取得實效
真刀真槍查問題,立行立改見成效。全縣各級黨組織堅持問題導向,把查擺問題、整改落實貫穿學習教育全過程,全力把“問題清單”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效清單”,推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進展。
縣四家班子以上率下,敢於刀刃向內、揭短亮丑,主動深入分管領域、聯系部門,示范帶動各參學單位嚴格對照問題清單,通過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群眾提、集體議等方式,結合巡視巡察、審計監督、群眾反映等渠道逐一對照檢視、系統梳理問題、動態更新台賬。
“各參學單位嚴格按照查全、查深、查實的要求,對標對表查擺本部門本單位在作風建設方面的突出問題,逐一對照查擺個人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方面存在的不足,推動問題查擺由虛向實、由淺入深,從嚴抓好整改整治。”印江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級層面學習教育工作專班副召集人吳鶴鬆坦言。
查擺問題是前提,整改落實才是目的。
印江制定印發《印江自治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期間集中整治工作計劃》,將集中整治與巡視巡察整改、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查同治,推動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做到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將問題整改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我們家的征地補償款還沒有得完,希望政府部門幫我們解決。”針對征地補償資金拖欠問題,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督促相關部門及時兌付了710萬余元,涉及1300余戶群眾。
各參學單位堅持什麼問題突出就解決什麼問題,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有關要求,下大力氣摸清情況、找准問題、提實對策,將查擺出的突出問題列入集中整治台賬,明確整改措施、牽頭領導、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能夠立即整改的問題,馬上整改﹔需要長期整改的問題,制定詳細整改計劃,做好跟蹤督促,實現了查擺問題“見人見事”、整改落實“清單閉環”。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印江結合干部作風建設工作要求,開展警示教育491次,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對學習教育期間頂風違紀“零容忍”,堅決依規依紀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通報曝光典型案例2期7個,形成有力震懾。
溫度+厚度
真開門、敢開門,讓學習教育可感可及
縣委堅持兩手抓、兩促進,把開展學習教育同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推進全縣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結合起來,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作為衡量學習教育成效的“標尺”,堅持以“小切口”破題,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入手、實處發力,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發展惠民的實際成果,確保人民群眾可感可及。
黨風政風進一步優化——
八項規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
印江以開展學習教育為契機,直指“積弊”轉作風、樹新風,精文減會、厲行節約、提升服務效能,推動黨風政風持續向好,贏得群眾一片滿意。
在印江政務服務中心,隨機採訪一名辦事群眾,工作人員有什麼變化?“窗口人員說話變了,總是笑臉相迎,一會兒就把我們的事情辦好了。”
走進鄉鎮,問一問基層干部,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有什麼變化?“會議實了、文件少了、考核准了,大家就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為群眾辦實事了。”
全縣各窗口單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基本消除,營商環境大大改善﹔“以會議落實會議”“文件層層轉發”的現象得到扭轉,考核中的形式主義明顯改觀﹔勤儉節約成為風尚,公款消費、辦公用房超標等問題得以糾治,“三公”經費支出大幅降低。
數據顯示,上半年向鄉鎮(街道)發文數量同比下降32.65%,召開各類會議數量同比下降34.35%﹔今年以來,人員定額公用經費、“三公”經費、一般性非剛性項目支出累計壓減比例分別為15%、6%、12.9%。
“哎呀,茶葉病虫害可把我急壞了,一個電話打到‘企業之家’,農技專家就上門服務!”茶葉病虫害難題得到解決,紫薇鎮團龍茶場負責人柴華感激地說。近日,印江政務服務中心“企業之家”憑借其高效優質的服務,獲得企業一致好評。
印江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梳理企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問題,通過深入剖析,找准問題根源,及時制定整改措施,積極開展送技術、送法律、送培訓、送服務、送人才“五送”進企業活動,著力破解企業“辦不成事”的難題。針對紫薇鎮團龍茶場茶葉病虫害問題,“企業之家”迅速聯合印江職校開展“送技術”服務。職校農技教師現場檢查虫情、傳授防治技巧,並組織農技培訓,有效助力企業保產增收。今年,“企業之家”已為企業辦理實事69件。
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
印江聚焦發展所需、百姓關切,建立縣級領導包聯統籌、牽頭部門推進、縣紀委監委督辦、專班動態調度的“1+3”聯動工作機制,結合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堅持分類施策,統籌推進中小學“校園餐”、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養老服務、殯葬領域等“6+3”重點整治項目及群眾身邊16件民生實事。截至目前,辦理民生實事1322件,惠及群眾1.8萬余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干群關系更加緊密。
——聚焦群眾信訪需求,縣處級領導干部深入鄉鎮村寨開展帶案下訪、包案接訪、隨機接訪128批186人次,為群眾解決訴求108件,化解信訪積案4件。
——通過座談會、走訪調研等方式主動開門納諫集民意,征集意見建議132條。利用書記縣長信箱和12345熱線等平台收集梳理群眾意見訴求2709條,分類反饋、跟蹤督辦。
——針對困難群眾生產難題,各級黨員干部以干踐行,為民解憂、紓難解困。油菜成熟季,木黃鎮組織“助農服務攻堅隊”幫助群眾搶收油菜,減輕群眾因多雨天氣造成的損失﹔插秧時節,楊柳鎮組織黨員干部為缺勞動力的群眾移栽秧苗,於田間地頭書寫為民擔當……
一件件民生“關鍵小事”傳遞的是溫暖,一組組飽含深情的鏡頭記錄的是黨員干部“把辦公桌搬到田間地頭”的作風轉變,他們以學促干,將作風成效轉化為促發展、惠民生的實際行動,在田野間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
踏上新征程,必須進一步完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
“2025年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十條政策措施、全程代辦服務制度、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問題處置工作協調機制……”一項項“新”制度,成為全縣鞏固和深化學習教育成果的重要保障。
印江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堅持把學習教育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用制度形式固化下來,形成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長效機制,不斷扎緊制度的籠子,以建章立制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截至目前,修訂完善面向全縣制度機制8項,推動各單位完善內控管理機制51項。
如今,印江黨員干部作風持續好轉,黨風政風煥然一新。廣大黨員干部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投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在作風建設的有力推動下,印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邛江潮涌千層浪,風正好揚萬裡帆。
新征程上,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將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慎終如始抓好學習教育,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夯實思想根基,以扎實穩健的作風破解發展難題,以釘釘子精神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為高質量建設綠色發展示范縣提供堅實有力保障。(梅亞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