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電網公司繼保遠程運維實體化運作覆蓋率已達60%

2025年09月16日20:0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砰!”近日,隨著貴州電網公司遵義供電局二次智能運維班電話對側的110千伏習水變電站現場發出開關分合聲,調度側遠方不停電傳動功能驗証成功,標志著貴州電網公司繼電保護智能運維業務實現新突破!據悉,該功能已在六盤水、貴陽、遵義供電局完成驗証,為實現低電壓等級保護設備的“遠程傳動+狀態定檢”的新業務模式替代周期性現場定檢的傳統運維模式奠定了技術基礎。

近年來,貴州電網公司積極開展繼電保護智能化建設工作,建成基於繼電保護智能運維、遠程控制等智能運維體系,實現站端二次設備的遠方監視、遠方巡視、遠方控制和故障智能診斷分析。“在推進繼保智能化建設中,我們積極探索繼電保護核心業務遠程替代工作,繼保遠程運維實體化運作覆蓋率已達60%,力爭今年底實現全覆蓋。”貴州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繼電保護部總經理白加林說。

探索智能運維,巡檢效率大幅提升

“定值和開關量狀態一直是設備巡視重點,長期依賴人工到變電站進行檢查,現在通過主站系統10分鐘就可以完成全站巡檢,效率提高了96.66%,預計全年可節省近萬工時。”遵義供電局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二次智能運維班高級作業員王亞非說。

遵義供電局創新性地將智能傳感、物聯網技術與傳統繼電保護系統深度融合,實現了保護定值與開關量的狀態監測、異常預警和遠程管控三大核心功能,實現了全巡維變電站定值狀態實時監測與智能診斷,為設備問題的診斷分析提供了更高效、智能的方式。

在傳統巡維模式下需要人員前往變電站調取錄波、收集保護動作信息,耗時較長。對此,貴州電網公司積極探索繼電保護智能運維,通過主站系統實時採集故障報文、智能分析故障情況、自動推送短信,將故障詳情及智能診斷結果發送至專業人員判斷,有效支撐調度實施快速復電,提高應急處置效率。

“傳統模式下設備發生故障跳閘后,需要等待運行人員前往變電站收集信息后才能開展分析,整個過程需要3至4小時,現在無需人員前往,隻需通過遠程智能分析,10分鐘就可以快速掌握故障情況。”貴州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繼電保護部技術人員牛靜說,特別是在覆冰、山火、汛期應急狀態下,通過遠程方式快速開展跳閘分析極大縮短了故障分析時間。

作為繼電保護遠程運維業務的重要載體,智能錄波器是實現遠方巡維的“眼”和“手”,運維時效要求高,通過調度端遠程登錄設備即可快速地對“小問題”進行處理,保障“眼”看得准、“手”夠得著,確保二次運維班對設備全面可觀、精准控制。

“之前修改智能錄波器配置需要人員進站開展,路途和耗時長,需1個工作日,現在通過遠程模式進行配置修改,時長縮短至30分鐘,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興義供電局變電管理一所繼保班班長陳飛建對實現智能錄波器“小問題”免到站的高效處理模式應用贊不絕口。

截至目前,貴州電網110千伏及以下變電站智能錄波器覆蓋率已達20%,較2024年同期增長16%,為快速提升繼電保護遠程業務覆蓋率奠定基礎。

深化遠程控制,提高標准化業務水平

“過往保護定值的遠方修改隻有少量裝置具備,隨著智能錄波器及保護裝置的不斷迭代、加裝,越來越多的保護裝置定值修改業務由現場執行轉移至遠程操作,幾分鐘就完成修改。”貴安供電局電力繼電保護班彭川齊說,讓我們從簡單業務都必須到站操作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用更多精力專注於復雜問題的研究和消缺。

貴安供電局還開發了定值單與裝置定值在線校核的功能,從裝置實時獲取定值后與定值單進行在線校核,輔助監督現場定值執行情況,累計發現問題10余起,提升了設備精益化運維水平。

為進一步深化現場業務遠程替代,簡化保護裝置定檢業務,開展設備精益化標准化運維,貴州電網公司積極探索繼電保護核心業務遠程替代,在六盤水、遵義、貴安供電局先后通過主站實現了對10千伏保護裝置的遠方不停電傳動,驗証了二次回路的正確性,為遠程不停電檢驗實用化提供了可行性依據。目前,貴州電網具備繼電保護遠方控制的110千伏及以下變電站數量已達335座,同比提升10%。

“近年來因配網終端定值修改業務工作量一直居高不下,一直在摸索怎麼通過遠程方式實現基層減負,我們按照簡單業務自動化、遠程化的思路,率先開展了配電終端定值從出單到執行的全流程自動化、遠程化實用化應用。”六盤水供電局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張禮波說,到目前已累計遠程執行900余單,為配網班組節約了千余工時。(陳舉、宋弦)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