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擎旗奮進興教育 貴州清鎮以磅礡之勢錨定教育強市新征程

2025年09月14日11:1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9月8日,貴州省清鎮市會議中心報告廳掌聲如潮、暖意涌動,清鎮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暨慶祝第41個教師節大會在此召開。

1.會議現場。彭克貴 攝.jpg

會議現場。彭克貴攝

這場承載城市期盼、凝聚各方力量的盛會,以“高規格創歷史、廣覆蓋連全域、重意義鑄根本、實舉措破難題”為鮮明特質,正式奏響清鎮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

頂層聚力領航 上級精准賦能

“我在清鎮工作8年,從未見過如此隆重、高規格的教育大會!”北師大貴陽附屬中學創始校長、新受聘清鎮市教育顧問沈連柱的感慨,道出了此次大會的“歷史分量”。正如清鎮市委書記馬驍所言,大會籌備始終貫穿著“深調研、重實效”的理念:清鎮市政協將教育短板研究列為專項課題,市政府多次專題研討會議文件,馬驍更帶隊與教育界代表面對面交流,把對教育的重視落到每一個細節裡。

2.向教職工代表頒發表揚信。楊洪金 攝.jpg

向教職工代表頒發表揚信。楊洪金攝

大會的“高規格”,更體現在“全員參與、上級賦能”的罕見陣容:市四大班子主要負責人全程參與,在家市委常委全員出席﹔貴陽市教育局局長李波專程到場,既肯定清鎮近年來的教育工作成效,更提出“繼續在統籌協調、優質均衡、優化布局、教師保障上下功夫”的精准建議,為清鎮教育把脈定向。從四大班子“全員在場”到上級部門“精准支招”,這場跨越45年的“規格之最”大會,以“最高標准”傳遞出清鎮興教的“最強決心”。

政企校社協同 織密教育共治“同心圓”

“飲水不忘挖井人!”馬驍在會上的話語,讓企業代表倍感振奮。貴州廣大城投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喻博楊表示:“將繼續加強對清鎮教育事業的支持,不管是企業配建的公辦學校,還是自辦的博雅學校,都要再接再厲,讓清鎮學校成為貴陽貴安優質教育‘優選地’!”一旁的貴州益華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姜軍和貴陽銅鼓灘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彭健峰亦深有共鳴——將繼續履行社會責任,支持清鎮教育發展。前者建成清鎮三中教育集團中環校區65個班級,后者投資6億元打造2所優質學校,社會資本的投入,正是清鎮“辦學條件優、基礎設施強”的關鍵支撐。

3.清鎮市廣大實驗學校航拍圖。沈建華 攝.jpg

清鎮市廣大實驗學校航拍圖。沈建華攝

一線教育工作者是大會的“主角”:42名校長、班主任教師代表,以優異的教育教學成績,獲得表揚信。他們之中,既有城區名校的領航者,也有農村學校的堅守者,更有學生馳騁科創領域“國際賽場”的引領者。學生家長代表李萍的身影,更讓“覆蓋范圍”延伸至家庭:“大會既給政策定心,又讓我們感動於教師堅守,以后我將全力配合家校共育,帶動更多身邊人尊重教育。”從企業到師生、從城區到鄉村、從專家到家長,清鎮正以“全維度聯動”織就全民重教、全民興教的“同心圓”。

提振教師和家長的信心 點燃教育自信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更是清鎮最大的民生!”馬驍這句話,在與會人員心中引發強烈共鳴。清鎮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姚勁鬆直言:“大會感謝企業、表揚教師,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全社會關心教育的濃厚氛圍﹔馬驍書記和李波局長的講話,更給我們注入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心劑’。”

4.清鎮市第二實驗小學將課堂搬到戶外。李錦明 攝.jpg

清鎮市第二實驗小學將課堂搬到戶外。李錦明攝

這份“意義”,體現在對教育工作者的“底氣賦能”上:清鎮三中教育集團體育教師李竹青說,“我深感責任在肩——要讓每個孩子強健體魄,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清鎮一中教師高秀婷則表示,“大會堅定了我扎根講台的決心,今后要讓歷史教學的深度與班級管理的溫度同頻共振”。

這份“意義”,更體現在對群眾的“民生承諾”上:李萍的“定心丸”、沈連柱的“未來可期”,讓“辦好人民滿意的、驕傲的教育”從口號變為“可觸摸的期待”,徹底點燃全市上下對教育的自信與憧憬。

實招硬招破題 繪就教育嶄新篇章

“不搞形式主義,隻解決真問題!”大會每一項內容都緊扣“高質量發展”核心。在激勵舉措上,嚴格落實有關要求,保障教師待遇,將謀劃推出“十佳校長、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師”評選,讓教師“受關注、被尊重、有奔頭”﹔在頂層設計上,《清鎮市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與五年實施方案同步出台,涵蓋黨建強基、教學提質、五育並舉等關鍵領域,將2030年長遠目標細化為“年度化推進、項目化落實、責任化考核”的具體任務。

5.清鎮市衛城中學物理課堂。楊洪金 攝.jpg

清鎮市衛城中學物理課堂。楊洪金攝

更振奮人心的是“三年目標”與“實踐路徑”的明確:馬驍提出教育“明年見初步成效、后年見明顯成效、第三年在貴陽貴安具有影響力”。為實現這一目標,大會明確了“城市農村學校一體抓、公辦民辦學校一體推、校長教師學生一體管,加快補短板、強弱項,不斷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清晰思路,引發一線熱烈響應——姚勁鬆表示“將深化課堂改革、推進五育並舉,辦好‘家門口的好學校’”﹔紅楓二小教師古潔承諾“深耕語文課堂,用經典啟迪智慧,筑牢家校溝通橋梁”。從頂層設計到一線實踐,從短期突破到長期規劃,大會以“實打實舉措”為清鎮教育按下“加速鍵”。(李錦明)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