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優良作風護航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
——銅仁市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綜述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
花灘子水庫樞紐工程建設穩步推進。
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是今年黨建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從今年3月開始到仲秋時節,這場作風淬煉,如春風化雨,浸潤著銅仁的每一寸土地,為奮力展現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新風採,持續注入源源不斷的清風正氣和實干動能。
風清氣正,則無往不勝。全市1106個黨委(黨組)、8278個基層黨組織、16.4萬名黨員逐項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持以學鑄魂、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精心謀劃 以上率下 推動學習教育扎實有序開展
在學習教育啟動部署之際,銅仁市堅決扛牢政治責任,緊密結合中心工作,科學謀劃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堅持以上率下,層層壓實責任,高標准推進學習教育各項工作,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鬆桃苗族自治縣牛郎鎮鬆江村村民在“合約食堂”用餐。
在黨中央、省委對開展學習教育作出部署后,市委迅速響應,對照中央、省委學習教育有關要求,第一時間研究制定《關於在全市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健全工作機制,細化重點任務,明確具體要求,推動學習教育順暢有序運轉。
“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覺,強化政治擔當,高標准高質量開展好學習教育。”在3月21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暨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明確提出了銅仁市開展學習教育的要求和目標。
市委高度重視學習教育,把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先后召開12次市委常委會會議、10次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8次市委專題會議,確保學習教育領會深、把握准、方向明。市委率先垂范,帶頭學、帶頭抓,多次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深入查擺問題,建立集中整治台賬、制定落實整改措施,示范引領各級黨員干部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全力以赴抓好學習教育。
各級黨組織迅速部署、全面推進,採取黨委(黨組)會議、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等方式,及時調度推進學習教育。黨委(黨組)書記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責任,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層層跟進落實,推動學習教育一貫到底、一體推進。市級層面學習教育工作專班認真履行職責,統籌協調調度,壓緊壓實責任﹔行業系統主管部門黨組(黨委)積極發揮對本領域的指導作用﹔基層黨委對所屬黨組織的全覆蓋、全過程指導。
加強督促指導,是學習教育取得扎實成效的重要保証。省委第一督導組堅持與銅仁同題共答、同向發力,結合實際制定了《省委第一督導組與銅仁市同題共答六條措施》,通過明察暗訪、實地察看等方式,對10個區(縣)、102個市直單位開展全覆蓋督導,推動解決問題584個,探索形成了“1234”督導工作法、“8個看”整改成效評價標准等務實舉措,助力銅仁市學習教育高質高效開展。銅仁市派出4個市委督導組對12個地方和單位開展督導工作,以點促面推動學習教育取得扎實成效。
“作風建設貴在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如今,看到領導帶頭學、帶頭改、扎實干,我們基層干部心裡更亮堂了、干事創業的方向更明晰、干勁更足了。”江口縣官和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劉浪感慨道,這種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的扎實作風,真正實現學習教育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
從機關到鄉村,從黨員領導干部到黨員,學習教育的熱潮在澎湃涌動,廣大黨員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紀律意識、錘煉過硬作風,真正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轉化為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聚焦主題 注重實效 在一體推進學查改上下功夫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市各級各單位聚焦主題、注重實效,精准發力,堅持將“學查改”貫穿始終,動真碰硬解決突出問題,確保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銅吉鐵路銅岩隧道項目施工現場。
深學細悟,筑牢思想根基——
專題輔導、個人自學、分組交流、集中研討……3月28日至29日,市委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讀書班暨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研討會舉行。學員們沉下心來思、潛下心來悟,圍繞新時代作風建設為何抓、抓什麼、怎麼抓等重要問題,深研細讀、入腦入心。市委常委同志先學一步、學深一層,逐章逐條深學細悟篤行,為全市各級黨組織作出了表率。
突出原原本本。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市紀委監委、市委政法委、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檢察院等單位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通過領導干部帶頭學、分層分類深入學、聚焦發展貫通學等多項舉措,進一步吃透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公安局、市發展改革委、碧江區、萬山區、鬆桃苗族自治縣等單位將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日常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結合,用好讀書班、專題黨課、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方式,著力從思想上正本清源、筑牢根基,確保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堅持分類指導。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委老干部局、江口縣、德江縣等進一步抓實流動黨員、“兩企三新”黨員、離退休干部黨員學習教育,確保學習教育全覆蓋、無遺漏。市縣黨校把學習教育相關內容作為必修課程列入教學計劃,採取“理論精講+案例警示+思辨研討+實踐教育”四維聯動模式,開設相關專題課程21個,對242個班次23267人開展培訓。市稅務局上好“任前廉政課”“成長警示課”“行權規范課”,抓實年輕干部學習教育。
強化警示教育。市紀委監委研究開發系列宣講課程,建立“6+N”警示教育長效機制,把警示教育課程作為各類培訓必修課。石阡縣用活紅色資源,構建“沉浸式學習+實踐性傳承”的立體化教學體系,打造“行走的紅色課堂”,覆蓋黨員1.8萬余人次。德江縣把“庭審現場”變為“教育課堂”,讓領導干部和年輕干部現場觀摩旁聽案件庭審。市直機關工委通過調研形成違紀違法案例統計分析報告,先后組織開展旁聽庭審、警示教育會等系列活動,真正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舉辦讀書班1100余期,開展專題學習3800余場,2.4萬余名領導干部開展研討交流,引導黨員干部全面系統學、融會貫通悟、聯系實際做,確保真抓實學、學有質量、學出實效。
銅仁城區航拍圖。
動真碰硬,推動真查實改——
積極幫助企業尋找合作伙伴,主動搭建銀企對接平台、拓寬融資渠道,為企業提供了市場數據分析和行業發展趨勢報告……德江縣持續開展訪企聽訴“敲門”行動,深入企業及項目建設一線,努力把問題找准找實,做到即知即改、立查立改,用心用情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問題。
這是銅仁市各地各單位對標對表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持“刀刃向內”,深入基層一線查擺問題,開展全面“體檢”的一個縮影。
學習教育過程中,銅仁市聚焦交通運輸、教育、醫療、國有企業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等系統領域,通過紀檢監察、調查研究、信訪反映等方式,運用12345政務服務熱線、“銅仁立碼監督”等平台,認真對照問題清單深入查擺,動真碰硬逐項整改銷號,全力推動問題整改清倉見底,確保學習教育實效。
查擺問題的過程,就是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過程。
市四家班子帶頭深刻檢視,堅持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對照2個問題清單、基層“四風”隱形變異問題和典型案例,梳理出問題113個。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動態銷號,切實做到真改、實改、改到位。
市委政研室、共青團市委、市委國企工委、市工信局、市投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等單位緊扣工作實際,把學習教育與當前重點工作緊密結合,針對查擺出來的問題,列出問題清單,做到邊查邊改、立行立改,推動黨員干部舉一反三、自省自糾。
江口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玉屏侗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大龍開發區結合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進一步把問題找准找實,動態更新查擺問題清單,一體推進黨風政風、師德師風、醫德醫風建設等工作。
“剛開始查擺問題時,有的干部怕得罪人,隻提‘學習不夠深入’‘調研不夠經常’等‘虛話’。”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銅仁市市級層面學習教育專班整改整治組長陳明嬋直言,為確保真查實改,市級層面學習教育工作專班建立了“雙簽字”制度,要求黨委(黨組)書記和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對問題清單簽字把關,對查擺不深不實的單位要求“返工”“補課”,切實做到問題查得准、畫像畫得實,直至整改整治到位。
萬山區人民醫院遠程影像診斷中心。
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重點整治什麼問題。全市各地將集中整治與學習教育、中心工作有機結合、貫通推進,聚焦整治重點動真格、抓現行、抓典型、抓通報,鐵腕糾治違規吃喝頑瘴痼疾,持之以恆筑牢中央八項規定“堤壩”。
印發實施整治違規吃喝“十個嚴禁”“六個一律”紀律要求,主動自查自糾違規吃喝問題615個﹔同步起底黨的二十大以來違反“四風”問題線索1781件,已辦結1542件,余下的正在加快辦理﹔
開展全市黨員干部、公職人員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問題“查、改、退、交”專項行動,19人主動上交禮品禮金,折價5.83萬元﹔
整治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截至8月底,清繳、追回、兌付資金3.4億元﹔整治鋪張浪費壓減行政、公用經費5300萬元,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5649萬元……
以建章立制促作風建設長效長治,銅仁市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出台《銅仁市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實施細則》《銅仁市政府投資項目決策評估實施細則(暫行)》《銅仁市規范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操辦酒席管理辦法》等面向全市的制度機制13項,制定《銅仁市檢察機關檢察人員“八小時外”行為規范七條規定》等面向行業系統的制度機制109項,推動各單位完善內部管理制度597項,從源頭上扎緊了制度“籠子”。
作風就是形象,作風就是力量。銅仁市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思想認識,始終求實、務實、扎實,在學深悟透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動真碰硬中淬煉初心本色,在祛疴除弊中激揚清風正氣,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進而轉化為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的優良作風。
學用結合 走深走實 為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作風保障
作風建設成效如何,群眾的感受最真切。
位於江口縣的貴茶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抹茶加工廠。
銅仁市堅持將作風建設與重點工作深度融合,把辦好民生實事與問題查擺同安排同部署,聚焦解決群眾身邊難事,堅持開門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立足崗位、下沉一線,努力辦好讓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以群眾滿意檢驗作風建設成效。
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貴、難、煩,全市衛健系統黨員干部深查漠視、脫離、侵害群眾利益症結,推動“一號管三天”、取消門診預交金、65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等108件民生實事落地,縣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門診患者次均診療費用同比下降8.29%﹔住院患者人均住院費用同比下降9.88%。
碧江區壩黃鎮通過創新“綠色通道+跨部門協同”機制,僅用三天時間幫助轄區招商龍頭企業——貴州寶澤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完成1000萬元貸款審批放款,有效破解企業擴產融資難題,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江口縣民和鎮利用趕集日開展“大接訪”,把辦公室搬到群眾家門口,組織干部1800人次深入茶園基地,幫助解決用工難題﹔玉屏侗族自治縣開展“車管送考下鄉”服務,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考取摩托車駕駛証﹔德江人民醫院推出“互聯網+護理服務”,提供33項居家護理項目﹔思南縣黔綱社區長者食堂讓老人吃上暖心餐……一個個“急難愁盼”變為一張張“服務清單”,群眾對學習教育的成效更加可感可及。
在擔當作為中下真功,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中見實效。
今年上半年,銅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地區生產總值856.45億元,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4%,多項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銅吉鐵路、花灘子水庫等重大項目提速推進,德江機場通航運營指日可待,“梵淨山世界自然遺產”名片越擦越亮,銅仁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數字背后,是作風轉變凝聚奮進新征程的磅礡動力。
“我市堅持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產業‘含綠量’轉化為發展‘含金量’和民生‘含情量’。”據銅仁市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科負責人鄧永立介紹,堅持以學習教育為契機,大力發展以新型功能材料、生態食品飲品藥品、生態旅游等為代表的綠色產業體系,不僅壯大了經濟總量,更直接創造了就業崗位,帶動了群眾增收,筑牢了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玉屏侗族自治縣開展“車管送考下鄉”服務。
截至目前,全市黨員干部到基層召開座談會686次、現場辦公4376次,收集群眾意見7437條,到聯系點開展工作8844次,為群眾解決問題5587個,辦成群眾可感可及實事2910件﹔制定殯葬服務項目清單,減輕群眾負擔﹔追回違規醫保基金4783.37萬元﹔制定落實到戶到人財政資金按時足額兌付方案,發放“到戶”補貼272.65萬筆、惠及群眾86.94萬戶,“到人”補貼137.29萬筆、惠及群眾38.13萬人。
隨著學習教育不斷引向深入,廣大群眾愈發真切感受到黨中央一以貫之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狠抓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不少群眾由衷感慨,“黨員干部的作風實了,我們的日子也更有盼頭了。”
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始終用“趕考”的狀態奮力書寫新時代答卷。
今日之銅仁,政治生態更加山清水秀——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以“同查”嚴懲風腐交織問題,以“同治”鏟除風腐共性根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決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讓“清廉銅仁”建設深入人心。
今日之銅仁,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各級領導干部主動到問題困難集中、群眾呼聲強烈的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精准破解一批發展關鍵、基層急需、群眾期盼的實際問題,努力把“問題清單”變為“為民服務清單”,真正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辦進群眾心坎裡,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今日之銅仁,綠色發展動能更加澎湃——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試點取得重大進展,創新推出生態產品目錄清單、重點項目庫及綜合服務平台,“兩山”轉化路徑不斷拓寬。梵淨山保護管理、錳污染治理和錳產業高質量發展、萬山城市轉型發展、生態茶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生態文明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堅實。
心存敬畏守底線,手握戒尺踐初心。銅仁市始終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政治必修課、作風對標尺、行動指南針,進一步完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持續深化學習教育成果轉化運用,推動黨的作風建設向縱深發展,切實為展現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新風採提供堅強作風保障,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奮力在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新風採、創造新業績。
根植梵山淨水間,清風徐來﹔
奮戰在新征程上,揚帆正勁——
銅仁市廣大黨員干部正始終堅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滾石上山的勁頭、爬坡過坎的勇氣,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深化作風建設,持續涵養清風正氣,在奮力譜寫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的路途上,迎風擊浪、奮楫爭先!(圖/文 李紫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