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區:“三個大抓”點燃數字經濟新引擎

初秋的南明區,數字產業熱潮奔涌。
在萬聯易達貴州總部基地的規劃藍圖上,20個智能驛站與50個智慧場站即將拔地而起﹔閃騎智行的全國互聯網共享電動自行車整裝待發,即將駛入全國低碳出行市場﹔融信數智科創基金的組建進入倒計時,3.35億元資本利劍直指半導體與人工智能“硬科技”……
今年以來,南明區以“大抓產業、大抓招商、大抓項目”為主線,縱深推進“5+3”工作機制,9個總投資近20億元的數字經濟重點項目矩陣密集落地,一幅以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的壯闊畫卷正徐徐展開。
南明區:“三個大抓”點燃數字經濟新引擎。
龍頭引領,鍛造數字產業集群
走進南明新型數字化產業集聚區,數字經濟的“四梁八柱”已然成形。中澤集團投資9.5億元的萬聯易達產業互聯網生態系統,將依托人工智能與數智金融平台,在西南區域建設融合商品交易、物流服務、車后市場的綜合樞紐,未來五年預計創造營收36.75億元。相距不遠的網約車服務基地建設現場,貨拉拉生態企業神州行公司負責人指著規劃圖介紹:“我們投資5600萬元與貴州成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數字出行產業基地,五年內將達產40億元營收,帶動4萬人就業。”從宇順電子領銜的閃騎智行全國運營總部,到紫光雲打造的人工智能訓練場,龍頭企業“鏈式”布局正推動南明區從單點突破邁向集群崛起。
機制破冰,開辟“基金+場景”招商新路徑
在激烈的地方產業競賽中,南明區以機制創新破局。區大數據局負責人透露,該區創新構建“產業基金+資本招商”雙軌模式:一方面聯合智路資本、貴陽金投設立3.35億元融信數智科創基金,精准投向半導體核心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等“SMARTS”領域﹔另一方面開放數字孿生、低空經濟等場景,吸引智匯雲舟視頻孿生技術西南總部落地。“通過基金股權投資和場景應用賦能雙輪驅動,紫鸞數港、光環雲算力中心等硬科技項目加速落地。”該負責人表示。這種“引資本活水、育創新沃土”的南明實踐,已促成思索電子、貴州大數據集團、貴陽大數據集團等12家本土企業與新引進項目達成生態合作。
服務賦能,構建項目全周期保障體系
簽約只是起點,落地才是關鍵。南明區創新實施“三級護航”機制:在流程優化層面,為萬聯易達等4個重點項目開通綠色通道,通過預審快簽機制確保8月底前全部轉入省級紅榜﹔在要素保障層面,組建專項服務團隊,聯動省市三級基金對接企業需求,加速融信基金投資決策﹔在政策支持層面,量身定制“一企一策”落地服務方案,協助企業申報各類政策紅利。南明區以“弓矢之道”統籌發展——把數字產業化作為強弓,把產業數字化作為利箭,在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要素、數字內容等新賽道實現新突破。今年以來,泰宇電子檔案中心已正式投入運營,其余7個項目將於年內全面開工建設,未來五年,這些項目預計將釋放超80億元產值,帶動5萬余人就業。
下一步,南明區將以“三個大抓”為戰略支點,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奮楫爭先。隨著一個個重點項目的落地生根、一個個產業集群的加速崛起,這種良性循環將進一步推動南明區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貴陽貴安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南明力量”。(文/申璐曼 圖/南明區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