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印江:“健康敲門行動”為1316名失能老人解決就醫“難題”

2025年08月27日14:41 |
小字號

“年紀大了,出門看病太難了”,這是許多失能老人和家屬的心聲。為切實解決這一難題,印江持續推進“健康敲門行動”,通過開展一次健康評估、提供一系列健康服務、建立一條綠色通道、發放一份中醫健康包、探索“敲門+”醫養結合服務模式“五項舉措”,為全縣1316名65歲及以上失能老年人開展送醫、送藥、送服務行動,為失能老人撐起健康“保護傘”。

“老人家,我們又來啦!”8月11日上午9時許,家住印江自治縣峨嶺街道普同村的張獻平老人又一次迎來了峨嶺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團隊的上門健康服務。

今年89歲的張獻平老人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多年,二級失能,被峨嶺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納入“健康敲門行動”的服務對象。“奶奶,上次我給您測的血糖值有點高,我們再來給您復測一下!”老人3年前在體檢中發現血糖偏高,經復查后確診為Ⅱ型糖尿病,后繼出現了一些並發症。“您先不要起身,我幫您看看腳上的情況。”家庭醫生侯竹仙一邊協助老人撩起褲腳,一邊用手輕輕按壓他的足背皮膚,觸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叮囑老人,平時要注意多走動,堅持控油控鹽,少吃多餐,控制體重,按時規律服藥。

在服務過程中,家庭醫生團隊還貼心地為老人送上適用於日常生活、護理的中醫健康包,裡面包含禮品手提包、創可貼、棉簽、碘伏、健脾益氣茶等物品。據了解,中醫健康包,是印江在上級“健康敲門行動”的基礎上,由縣衛生健康局統籌資金,按每份50元標准配備,旨在為敲門行動中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提供物資支持。

“健康敲門行動”不是簡單地敲開老百姓的家門,更不是“一刀切”,家庭醫生團隊會根據每位老人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制服務方案,確保關懷精准到位。

家住印江自治縣木黃鎮燕子岩村的田應忠老人,今年82歲,因嚴重的老年痴呆和下肢癱瘓,每年的身體檢查就成了家屬的心頭病,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的到來不僅為田應忠提供了體格檢查和康復訓練指導,還對其家屬進行了日常保健指導培訓。

“田叔,最近睡眠怎麼樣?我來給您做檢查了!”推開田應忠的家門,家庭醫生田茂勇熱情地打起招呼,熟練地為老人測量血壓、血糖、檢查肢體活動能力,並同步更新健康檔案。

田應忠因腦梗癱瘓臥床多年,日常起居全靠家屬張著仙照料。為了避免老人長期臥床引發壓瘡和消化不良的問題,田茂勇醫生還手把手地教家屬正確為老人翻身的方法,現場示范穴位按摩手法,詳細講解康復訓練要點。

提及家庭醫生的幫助,張奶奶語氣裡滿是感激:“以前面對他的護理問題常常手足無措,現在有醫生上門教我們如何護理,還經常打電話提醒我們飲食和用藥的注意事項,這些貼心服務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

“讓患者在熟悉的環境中接受醫療服務,既免去了家屬來回奔波,也避免了患者轉運途中的痛苦,這對疾病治療大有益處。”家庭醫生田茂勇告訴筆者。

採訪中,筆者了解到,“健康敲門行動”由基層醫療機構家庭醫生團隊承擔,家庭醫生定期入戶為患者免費進行血壓、血糖、心率等基礎健康指標的檢測與記錄,開展康復、護理技能、營養改善及用藥指導等服務,讓失能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到專業的醫療服務。截至8月中旬,“健康敲門行動”已覆蓋全縣所有鄉鎮(街道),服務失能老人976名,發放中醫健康包976份,預計10月底前完成既定目標任務。

“健康敲門行動”成功推動傳統“坐堂醫”向“上門醫”轉變,為廣大失能老人鋪就了一條便捷、高效的健康通道。下一步,印江將持續深化“健康敲門行動”內涵,通過加大家庭醫生培養力度、擴大政策宣傳覆蓋面、強化智慧醫療培養平台建設等舉措,讓失能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病有良醫”的優質服務。(印江縣人民政府網)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