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建行服務護航 黔北特產“熱”銷一夏

2025年08月26日08:29 |
小字號

八月盛夏,全國多地熱浪翻涌,而黔山秀水間游人如織,他們不僅為尋一方清涼,也帶走了獨特的黔味特產。支撐這些地道風物走向更廣闊天地的,是建行貴州省遵義分行服務特色產業的足跡,這股流淌在煙火灶台間的“金融活水”,正悄然嵌入這份朴實的鄉土滋味。

“碼”上支付 助筍暢銷

“無竹不成赤水景,無筍不算黔北行。”赤水丹霞壯美醉人,隨著來這兒旅游的客人越來越多,市區裡鄭老板的小鄭土特產店成了游客常來的地方,其中由百萬畝翠竹孕育的鮮脆筍干,是大家必帶的“山野手信”。店裡琳琅滿目的貨架上,各色風味的筍干擺得滿滿當當,總能吸引眾多游客駐足。

鄭老板清亮的吆喝聲在店裡回蕩:“赤水特產筍尖,先嘗后買,不好吃不要錢!”游客拿起幾袋,掏出手機輕掃櫃台上的建行收款碼,“龍支付收款到賬98元!”的清脆提示音響起,10袋真空包裝的筍尖便被細心裝進了游客的行囊。

可就在一年前,現金收款曾讓鄭老板頭疼不已,“收銀台天天堆著零錢整鈔,忙起來算賬總出錯﹔打烊后清點更是耗時費力,還得提防假幣、跑銀行換殘鈔。旅游旺季一天兩百多單,算錯錢是常事,有回多找了五十塊,等反應過來游客早走遠了。”

但令鄭老板驚喜的是,建行的“聚合支付”能夠直擊痛點。游客掃碼支付,收款資金直達綁定的建行賬戶,收單慢、回款遲、防假幣的難題迎刃而解。鄭老板作為分行長期服務的普惠商戶,客戶經理還會定期來店裡回訪,成了鄭老板的“數字顧問”,手把手教他分析后台交易數據:“哪款筍干賣得最火、哪個時段游客來得最多、哪些地方的游客購買力強,數據看得明明白白,備貨、搞營銷心裡都有了准譜!”

更讓鄭老板踏實的是,收款流水還盤活了“沉睡”的信用資產。今年旅游旺季前,他想多囤點特產、換套更亮眼的包裝,正愁資金周轉不開,客戶經理告訴他,憑店裡的收單記錄就能辦信用貸款。“材料都不用帶,就在手機上填了點信息,馬上就貸到了58萬。”

現在,鄭老板的店裡,筍干禮盒擺得整整齊齊,游客掃碼支付的“叮咚”聲此起彼伏。建行的聚合支付與信貸支持,讓深山“村貨”搭上了數字化快車,鄭老板店鋪的銷量也有所提升。

“貸”動非遺 迎面飄香

隨著避暑熱潮漸起,涼爽宜人、景觀壯觀的貴州“十二背后”景區熱度飆升,成為游客必到的打卡地。而令游客念念不忘的,除了山水清涼,還有那勁道十足的綏陽縣特產空心面。這傳承百年的舌尖名片,以“空、韌、咸”三絕著稱,其制作技藝更是入選了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在綏陽,像楊在杰師傅這樣堅守空心面制作的老手藝人及小作坊不在少數。“祖宗傳下的手藝,講究得很,和、揉、搓、盤、抻、晾,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他們肩負著技藝傳承,更通過標准化生產,讓空心面香飄更多景區餐館和游客行囊。

然而,盛夏避暑游的火爆,訂單激增疊加了制作成本,讓不少面坊面臨囤購原料、趕制包裝的共同挑戰,短期資金需求驟增。四處尋求幫助的楊師傅最后聯系上前期來走訪的建行客戶經理小何,“何經理,有啥方便我們企業用的貸款嗎?快不快?”面對這一普遍性難題,建行遵義分行積極行動,迅速上門對接,針對像楊師傅經營的綏陽縣楊記食品有限公司這樣信用良好、經營穩定的空心面生產主體,分行精准推薦了適合企業的“經營快貸”產品,並現場指導楊師傅十分鐘就完成“惠懂你”APP線上申請31萬元,為當地空心面產業注入“及時雨”。

截至目前,建行遵義分行已累計為當地10余戶空心面生產作坊及小微企業發放信用貸款近300萬元,新包裝的空心面也迅速擺上了數個景區店鋪的貨架。分行張富清金融服務隊持續開展跟蹤服務,從反詐知識宣傳到結算工具優化,金融服務正伴隨著縷縷面香,守護著這份山鄉非遺的生機與活力。(建軒)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