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銅仁:多元文化魅力四射 熱度持續攀升

入夏以來,貴州省銅仁市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憑借古色古香的建筑風貌、抹茶、苗繡等特色產品,吸引了省內外眾多游客,成為展現銅仁城市魅力的閃亮名片。
游客在中南門古城內游玩。
在銅仁市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抹香集抹茶體驗館裡,從全國各地奔赴而來的抹茶愛好者們正在挑選產品。宋雨彤來自內蒙古自治區,作為一名深度抹茶愛好者,她跨越3500公裡來到銅仁,隻為品一口抹茶。從梵淨山腳到江口縣城再到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她一路上流連在各式各樣的抹茶店裡,對銅仁抹茶產品如數家珍。
內蒙古自治區游客宋雨彤和筆者分享了抹茶體驗,“貴茶系列的3號和4號口感都挺不錯的。抹香集系列也很有特色,比如空心面,味道很特別,入口帶著一種類似海苔的腥香。抹茶巧克力也很棒。至於冷泡茶,用抹茶粉泡出來的口感與點茶方式完全不同,非常獨特。”
繡娘手中的針線在棉布間穿梭。
暑期以來,隨著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旅游市場的持續火爆,抹香集銷售額大幅增長,部分熱門產品還出現了短暫缺貨的情況,漲幅達到了200%,抹茶冰淇淋、抹茶點心類等系列產品深受游客喜愛,通常被選擇作為伴手禮帶回去。
抹香集文化發展貴州有限公司總經理皮潤介紹道:“一位來自廣東的游客,一次性購買了十幾個我們的抹茶好禮的禮盒,他說這些健康的綠色食品很有紀念意義,能讓他記住在中南門的美好。”
抹茶愛好者們正在挑選產品。
鬆桃苗繡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因其精湛的工藝、獨特的圖案和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被譽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在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的鬆桃苗繡體驗店,櫥窗裡陳列著服裝、頭巾、荷包等各類精美的苗繡產品。案桌前,繡娘手中的針線在棉布間穿梭,一個個極具特色的圖案逐漸成形。
“苗繡是銅仁這邊的一個非遺,跟我們那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對於我們外地人來說,看到這樣的非遺,內心是非常高興的。”湖南懷化游客楊浩東表示。
鬆桃苗繡。
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始建於明代,距今600多年,保存著大量明清時期的民居、街巷、會館和廟宇,黔東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商賈文化等文化交融於此,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因此,吸引著來自湖南長沙的游客黃曉蓮二度打卡中南門,彌補上一次的匆忙之行。
“第一次是有一天晚上路過,但是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這次呢,我和先生再一次來到銅仁古城。今天來到這裡之后,感覺文化氛圍很濃,我們剛剛認真參觀了周逸群烈士的故居和烈士紀念館,也是感觸很深,感覺銅仁這個地方是人杰地靈,歷史文化深厚,然后人文尤其是現代的旅游文化和我們現在的這種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結合得特別地好,感覺很好。”長沙游客黃曉蓮分享著旅游體驗。
今年以來,銅仁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已接待游客540萬人次,同比增長5%,熱度持續攀升。從舌尖上的抹茶香,到指尖上的苗繡韻,再到骨子裡的文化魂,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正以多元的魅力,持續書寫著銅仁旅游的精彩篇章,讓更多人讀懂這座城市的故事,愛上這片土地的溫度。(圖/文 熊麗娟、姚元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