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一場煙火與商機的雙向奔赴

貴州碧江龍塘坳:點亮夜經濟 激活新活力

2025年08月19日17:03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在城市郊區,有這樣一個地方,它藏著21℃的清涼,也藏著醉人的晚霞,更蘊藏著最暖的人間煙火。那就是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川硐街道的龍塘坳晚霞不夜城,一個正在書寫獨特城市故事的地方。近年來,碧江區以龍塘坳為支點,深耕夜經濟這片“藍海”,通過場景打造、業態豐富、服務升級,讓其慢慢蛻變為集“食、游、購、娛”於一體的夜間消費新地標,為城市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從“零散”到“聚合” 夜場景煥發新顏值

龍塘坳地處川硐街道尖岩村,此地海拔在700多米,獨特的地形與氣候,讓它常年保持著宜人的21℃,成為諸多市民茶余飯后乘涼避暑的好去處。

龍塘坳晚霞不夜城美景.jpg

龍塘坳晚霞不夜城美景。

傍晚時分,漫步在龍塘坳,輕柔的晚風拂面而來,讓人不禁墜入生活的慢節奏,不再跟時間賽跑。此時,仰望天空,它宛如一幅絢麗的畫卷,夕陽西下,晚霞滿天,橙紅色的光芒將整個天空渲染成一片絢爛的海洋,雲朵也被鍍上了一層金邊,如夢如幻。

隨著夜幕降臨,龍塘坳搖身一變成為熱鬧非凡的晚霞不夜城。街道旁各種美食小攤依次排開,烤串在炭火上滋滋冒油,烤生蚝的香味四處飄散,令人垂涎欲滴。市民游客或漫步閑聊,或駐足消費,一派生機勃勃的夜生活圖景徐徐展開。

除了舌尖上的美食,新鮮的果蔬也匯聚於此。當地和附近村民挑來的應季果蔬應有盡有:綠油油的小白菜、紅通通的西紅柿、表皮翠綠的西瓜、色澤如紫水晶的葡萄……市民穿行其間,選購心儀的果蔬,滿載而歸。

“我們是從銅仁城區專門上來的,看到有人分享了朋友圈,說這裡除了夜市外,還新增了小朋友玩的地方,還賣很多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便帶小朋友到上面來玩一下,的確很涼快。”市民莫利說道。

楊阿姨是當地村民,她白天上班,下班后便來到龍塘坳賣蔬菜。忙碌的生活,讓她的日子過得更充實。“自從去年這裡火了后,我們就種點菜到這裡來賣,一天可以賣幾十塊錢,拿來貼補一下家用,挺不錯的!”

除了果蔬,應季的菌子也備受人們青睞。來自鬆桃縣大興鎮的農戶吳金錚,與家人一起忙著賣菌子。不一會兒工夫,攤前的菌子很快就被一搶而空。

“我們有菌子的時候就賣些菌子,沒菌子的時候就賣點菜。火了后這裡人流量挺大的,幫助了老百姓增加了經濟收入。”吳金錚談起現狀,感到很滿意。

據碧江區川硐街道尖岩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宋東介紹,尖岩村歷來盛產瓜果蔬菜,為了拓寬村民銷售渠道,借龍塘坳夜市的人流,專門規劃了農產品銷售一條街,每天村民可以把自家種植的瓜果蔬菜拿來賣,以此促進群眾增收。此外,當地政府還幫忙完善了路燈等基礎設施,為他們做好后勤服務工作。

龍塘坳的“蝶變”,始於基礎設施的煥新。為激活夜經濟活力,當地政府部門以打造特色夜市為目標,對龍塘坳進行了精心規劃,不僅讓夜晚“亮起來”,更讓環境“美起來”,成為市民拍照打卡的“網紅地”。

環境的提升,為業態聚合打下基礎。如今的龍塘坳,已聚集起120家固定商戶,從具有本地風味的燒烤、手工冰粉等,到親子游樂區,多元化業態滿足了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

從 “單一”到“多元” 夜經濟釋放新動能

“老板,我要一杯椰奶芋泥冰沙。”“好的,馬上就好!”攤主何毅是當地尖岩村村民,自今年4月28日龍塘坳開街后,便與家人過來擺攤。隻見她熟練地操作著機器,不一會兒,一杯令人垂涎的冰沙就制作完成,便遞到消費者手上。

市民愜意地享受美食.jpg

市民愜意地享受美食。

“政府對我們這些商戶給予了很多支持,水電挺方便的,還增加了舞台、停車場等設施,現在來玩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何毅開心地說道。

“老板,再來幾串烤牛肉!”烈火牛肉燒烤攤前,商戶姜文偉同樣忙得不可開交。他額頭上滲著汗珠,卻笑得合不攏嘴。“以前在路邊擺攤,生意很不穩定,現在入駐龍塘坳夜市,有了固定的攤位,客流量也大,一晚上的營業額能賣上3000元至5000元,比起以前幫別人打工,更有干勁了!”姜師傅的話,道出了商戶們的心聲。

這份熱鬧與美好,離不開背后科學的城市治理。為激活夜經濟活力,當地政府部門以打造特色夜市為目標,對龍塘坳進行了精心規劃。除流動攤點外,還設有120家固定攤點,其中60個固定攤位專門用於滿足本村村民﹔協調解決商戶的水電問題,並不定期開展“龍塘坳晚會”等活動,吸引人氣﹔協調相關部門開通銅仁市區至龍塘坳的公交專線,解決市民出行難題。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享受休閑時光,當地還開啟了“寵粉”模式,新建了停車場,完善了公廁、鄉村大舞台等基礎設施建設,放置了垃圾桶,並有專人現場管理環境秩序,還在周邊種植了100畝向日葵,讓人們在這裡能夠安心地感受這份獨特的浪漫與美好。

“我們以打造龍塘坳特色夜市為目標,為了能夠讓大家到這裡來玩提供更加美好的環境,我們新建了籃球場、停車場,完善了公廁、鄉村大舞台、智能掃碼取電設備等基礎設施,放置了70多個垃圾桶,並安排專人進行管理,讓人們在這裡來享受美好的時光。”川硐街道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統戰委員姚茂強說道。

夜經濟的繁榮,不僅帶火了消費,更帶動了就業,每到周末,街區人流量可達到3000至5000人次,夜間消費額大大增加,成為當地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從 “管理”到“服務” 夜生活更有安全感

“晚上在這裡玩很放心,每隔一段路就有巡邏的工作人員,遇到問題就能及時幫忙解決。”初到龍塘坳的游客張先生表示。

龍塘坳晚霞不夜城晚會.jpg

龍塘坳晚霞不夜城晚會。

為讓市民游客“玩得開心、消費放心”,川硐街道建立了多部門聯動的夜間管理服務機制:公安部門加強夜間巡邏防控,城管部門每天分組巡邏、及時規范商戶經營秩序……今年7月份,專班成立臨時黨支部,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讓夜經濟管理更趨體制化和規范化。

煙火氣裡藏著民生溫度,夜經濟中孕育發展機遇。如今的碧江龍塘坳,正以更加多元、更富活力的姿態,點亮城市的“夜坐標”,成為碧江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攤主們也紛紛表示,規范的管理讓生意越來越好做,大家都更有干勁了。如今的龍塘坳,不僅是一個夜市,更是城市活力與溫度的體現,是城市治理與市民生活完美融合的生動實踐。它向人們展示著:城市發展不僅有高樓大廈,還有著充滿煙火氣的溫暖角落,在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同時,也為城市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下一步,將積極加強對接,完善龍塘坳夜市道路的標識標線,特別是設置隔離護欄,全力保障大家的安全。同時還會常態化舉行籃球比賽、百姓大舞台、廣場舞表演等活動,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到這裡休閑娛樂。”姚茂強表示。

採訪手記

護航“煙火氣”,助力“夜經濟”,是保障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內容。21℃的清涼像是一把溫柔的鑰匙,打開了人們心中對愜意生活的向往之門。而那熱鬧非凡的晚霞不夜城,每一處攤位、每一張笑臉、每一縷美食的香氣,都交織成了一曲充滿活力的城市樂章。在與市民和攤主交流的過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滿足。他們的話語中,既有對自然恩賜的感恩,也有對城市治理成果的認可。對於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說,龍塘坳既是他們用心描繪的城市發展藍圖中的一抹亮色,也是攤主與城市管理者雙向奔赴努力與付出換來的成果。龍塘坳的故事,讓我看到了城市治理的溫度與力量。它不是簡單的規劃與建設,而是從市民需求出發,將自然優勢與人文生活相融合,創造出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城市空間。(圖/文 龍春霞、張欣)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