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建行貴州省分行:善建者行 青山點金

2025年08月18日14:05 |
小字號

每到夏季,避暑游客從四方蜂擁而來,於青山萬疊、碧水千隈的景致中,探尋多彩貴州的生態美。這方水土的動人之處,正是其最鮮明的底色——綠色。

當優良生態已成為貴州最亮眼的發展名片,如何守護這份綠色財富,塑造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成了一道必答題。

為深入推進“美麗貴州”建設,建行貴州省分行著眼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戰略定位,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2017年,該行緊扣總行“四輪驅動”推進綠色金融發展戰略,在貴安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點燃星火。8年時光,該行以制度夯基、產品破壁、區域深耕,助力貴州加大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讓簇簇星火化作金融“五篇大文章”。

如今,建行貴州省分行以近1150億元的綠色信貸資金滋養著貴州這片生態文明土壤,筑牢生態屏障,持續激發新質生產力,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通道,讓“最美貴州”的動人圖景上,處處躍動著“建行藍”的絢爛色彩。

區域探路 方向朝著綠色而行

8月上旬,驟雨初歇后,貴安新區月亮湖公園蒸騰起草木清香。當居民們漫步在滲水磚鋪就的小徑上時,鞋跟濺起的水珠轉瞬間便滲入地下。這座會“呼吸”的公園,正是貴安新區作為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2016年,當貴州被確定為全國首批三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貴安新區隨后啟動總規劃達萬畝的“兩湖一河”PPP項目。面對這個項目總投資超20億元的資金需求,建行貴州省分行以開創性突破搶得先機:率先在貴州金融系統內首創“海綿城市建設貸款專項綠色信貸產品”,快速評估、批復了一筆低息13億元建設貸款,為項目建設注入關鍵動能。2022年,該項目在全球道路行業“諾貝爾獎”——全球道路成就獎上斬獲唯一的研發類獎項,成為設立此獎項以來,首獲這一稱號的海綿城市項目。

這一國際獎項的背后,不僅有貴安新區作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創新成效,也與建行貴州省分行的“綠色變革”密不可分。

2017年,建行總行“四輪驅動”推進綠色金融發展戰略一經提出,建行貴州省分行立即快速響應,按下綠色轉型“快進鍵”:當年10月,在行內成立綠色金融委員會,11月,獲批成立貴安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行,同步制定《貴州分行積極參與支持貴安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試行)》,從清潔能源、清潔交通、節能減排等9大領域推出建立綠色金融項目庫、增設物理網點等11項措施,服務貴安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

為將總行戰略轉化為區域實踐,建行貴安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行採取支行領導、各部門、各網點、客戶經理四級維護構架,集結40余名精兵開啟對綠色金融標准、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的探索,形成橫跨國際、投行、公司、小企業、機構等多業務條線的專業團隊和特色化、差異化綠色金融服務體系,高效響應著這片土地的綠色發展需求。

經過8年探索前行,投放的近50億元綠色信貸,讓該支行的綠色金融種子在“試驗田”破土、萌芽,並開出豐滿的花朵,裝點著貴安新區高端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新格局。

此外,建行貴安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行還搶抓試驗區創建及花溪區旅游產業大發展區域優勢,結合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等行業發展,運用特色金融產品,有效提升綜合金融服務可得性,為貴安新區海綿城市建設、水環境治理、垃圾發電等領域項目建設夯實了基礎。

該支行還推出小微快貸、網絡供應鏈等大數據線上產品和出口退稅貸平台,以低於同業利率、共計超8億元的普惠貸款,強化對區域內綠色產業項目、綠色實體企業的金融支持,精准服務綠色產業鏈上的“毛細血管”。

這些“綠意”,還隨著建設銀行“裕農通”APP不斷推行至廣大鄉間,通過在各個鄉鎮地區布設的65個服務點,為廣大農戶提供助農取款、轉賬匯款、消費結算等普惠金融服務,打通鄉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裡”……

全面轉型 打造更多“綠色引擎”

建行貴安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行的“探路”,為貴州建行系統綠色金融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建行貴州省分行將優質經驗復制、推廣,鼓勵各分支行結合地方稟賦創新發展路徑。於是,眾多“個體”快速行動起來,匯聚成全行綠色轉型發展的整體效能。

近兩年來,建行貴州省分行綠色貸款余額新增超180億元。數據背后呈現的是該行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深度融入碳達峰碳中和大局,通過《貴州分行貫徹落實綠色金融大文章工作方案》,將總行的“四輪驅動”戰略進一步轉化為實踐行動。

建行貴州省分行不斷完善綠色信貸政策制度、加快信貸結構調整、豐富綠色信貸產品和服務,持續提升綠色貸款比重,並建立綠色信貸白名單,以足額保障、享受差別化審批授權權限等管理政策,滿足名單內的客戶需求,綠色金融業務日益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如今,高質量發展成果如花開遍野,在多個綠色重點領域精彩綻放——

8月的陽光洒在安順市關嶺自治縣的群山間,點亮了綿延山脊的“光伏藍海”。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在此匯聚,從此輸出,化作萬家燈火。

眼前光能生輝的景象,出自建行貴州省分行組建銀團支持的貴州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盤江百萬千瓦級光伏項目。自去年並網運營以來,該項目相較傳統火力發電,能顯著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建行貴州省分行深知此類項目具有“融資金額大、建設周期短、提款時效性高”等行業特性,因此對項目中的7個光伏場項目合並申報、合並融資,通過銀團統一談判、統一管理方式,破解新能源項目融資碎片化難題,高效率為項目提供超38億元融資。

為讓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具備更多“綠色引擎”,該行在服務國電投金元集團、華電集團等43個光伏和風電項目建設中,持續拓寬服務清潔能源版圖。如今,這些重大項目均有力推動貴州省從“水煤大省”到“清潔高地”的轉型,構建起“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新格局,更成為綠色生產力向新質生產力轉化的重要助力。

建行貴州省分行敏銳的金融觸角,未曾止步於清潔能源領域,而是如棋手布局般,將一枚枚綠色“棋子”下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環節。

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寫入國家發展藍圖,該行著力於貴州省“一核兩區”,採取差異化產品准入、配置專項拓戶資源、專屬定價授權、審批綠色通道等關鍵舉措,備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方案,全力構建“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生態圈,護航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及企業,步履輕盈搶佔新賽道。

為了讓深藏的富礦實現“精開”、讓金融“血液”融入“電動貴州”,該行持續為瓮福集團、川恆化工等企業,以及中偉股份、盛屯新能源等電池企業發展“輸血”,促成產業鏈條的形成與完善。

經建行金融之手多年托舉,貴廣、滬昆等鐵路運輸和綠色建筑、綠色交通項目拔節生長,一大批醫療廢棄物處理項目、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建筑垃圾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陸續建成。曾經的廢舊資源搖身一變成為廢舊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鋪就起藍天淨土、綠水青山的基底,支撐著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持續創新 解鎖新的“打開方式”

事實上,如何以綠色金融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發展,於建行貴州省分行早已是融入血脈的命題。

然而生態文明百業千項,挑戰各異,何以始終立於潮頭?

創新,就是綠色金融不斷解鎖新“打開方式”的萬能鑰匙,是確保“建行藍”始終與“生態綠”融為一體的力量——

在盛夏的黔山群峰間,中核匯能貴定縣友誼風力發電項目的白色風機陣列迎風而立,如巨臂恣意攬風。

去年4月,山風還未吹動第一片扇葉之時,該行就與建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聯手,量身定制並落地全國建行系統首筆“前期租”貸款0.4億元,為這個亟待破土的項目輸入金融“電流”。

據了解,由於原傳統項目貸款審批環節冗長,而該項目設備採購又迫在眉睫、工程進度刻不容緩,建設過程需爭分奪秒。這時“前期租”貸款如同及時雨般緩解了項目的資金困難:由建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率先介入,以優於銀行時效的審批速度,在1個月內完成審批到資金的投放,建設方無需苦等貸款到位,設備款由金融租賃直接支付,不必卡在工程進度節點。5個月后,該行提供的0.75億元貸款又隨后承接,形成完美的金融接力。

更溫暖的是,該業務以不超過3年的靈活周期,巧妙融合短期租賃和長期貸款的雙重優勢,疊加租賃稅費抵扣等政策紅利,將項目前期財務成本有效降低,更有利於項目投資的概算控制。

這筆“首貸”的深意,遠超解決單個項目之困。當“租賃先行+貸款接棒”模式在貴州驗証成功,短短一年間,這一敢為人先的新樣本已經被兄弟行復制到多地,用超10億元的投放喚醒更多新能源項目建設。

為讓金融活水更豐沛地潤澤實體沃土,該行持續深耕綠色市場,積極探索業務新模式,將不斷增長的綠色信貸轉化為助力企業減負鬆綁、輕裝前行的暖意。

此前,建行貴州省分行運用總行“項目經營性現金流支持貸款”等產品,對企業存量債務進行置換,優化企業融資結構,讓信貸活水在緩解現金流壓力的同時,更溫柔地托起企業的成本底線。

2025年一季度,創新步履再度延伸。該行再次作為牽頭主承銷商,為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發行5億元綠色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資金專項用於水力發電領域建設。通過超短期定向融資,該行引導更多資本流向低碳領域,縮短資金流轉期限、精准灌溉項目,在降低融資成本與加速碳減排之間構建高效通路,實現綠色信貸、綠色長債在周期上的互補,進一步豐富服務體系。

在服務綠色小微領域方面,建行貴州省分行緊跟總行產品迭代步伐,作為全國建行系統“雲稅貸”和“抵押快貸”首批上線試點分行,持續優化流程,提升效率。更與行業主管部門攜手,以“大數據+誠信基金”的方式,孕育出“筑信貸”大數據增信產品,推出基於“442政銀企擔合作模式”的“比例擔保貸”“鄉村農擔貸”等,讓金融暖流不斷滋養綠色小微企業的成長根系。

在阡陌鄉野間,綠色金融的畫筆也正暈染出更豐富的色彩。建行貴州省分行以“綠色金融+產業扶貧”為模式,聯結起“龍頭企業+金融+農戶”紐帶,並用好林權質押擔保,在黔貴大地結出碩果,讓辣椒、薏仁米、紅粱、生態漁業以及林下經濟在綠色信貸的陽光裡茁壯成長,讓綠水青山變成觸手可及的“綠色銀行”。

該行還把畢節市金沙縣作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縣建設,從目標、具體措施等方面定制工作方案,為這片土地培育人才種子。截至2025年6月,該行在金沙縣的綠色貸款投放超4億元,遍布畜牧業、林業、電力等領域。

時光荏苒,“建行藍”已深度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的方方面面,在這片綠意悠悠的山水底蘊中,留下了金融賦能的深刻烙印。(建軒)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