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數一碼通鄉村”入選貴州銅仁典型案例 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

近期,農數一碼通鄉村平台成功入選銅仁市場景大數據典型應用案例。該平台由貴州山久長青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國沄農業(貴州)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建設,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貫通農產品產供銷全鏈條,讓科技紅利延伸至田間地頭,助力銅貨出山,為鄉村振興注入數字化動能。
農數一碼通鄉村平台。
正值盛夏,碧江區雲場坪鎮路臘村200余畝荷花池生機盎然,貴州山久長青科技集團的技術人員走進該村蓮產品加工廠,實地了解蓮子、荷葉茶等深加工產品的生產情況。近年來,路臘村荷花產業呈蓬勃發展態勢,年產蓮子3萬余斤、荷葉茶700余斤,然而過去因傳統銷售渠道狹窄,常遇農產品滯銷難題。
“我們積極對接聯系了山久長青公司,通過農數通平台,互聯網賦能傳統銷售模式,積極謀劃新路,更好的把產品銷售出去。”碧江區雲場坪鎮路臘村駐村第一書記向能勝介紹道,“接下來還有我們的路臘西瓜,路臘蟠桃,也希望通過這個平台積極的把產品推廣出去,更好的為群眾增收創益。”
碧江區雲場坪鎮路臘村200余畝荷花池生機盎然。
“農數一碼通鄉村平台”通過整合企業、合作社、政府、技術專家等資源,構建農業智能信息化大數據服務平台,有效賦能農產品增值,打通市場銷路。
貴州山久長青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伶表示,“農數通平台主要是解決生產端和市場端無法鏈接的問題,利用這個把當地的農產品賣出去。我們平台主要是有幾大功能,第一個是我們基地的上報。上報之后我們根據預上報去和市場對接。對接之后,我們根據市場的需求向當地農戶來進行採購。第二如果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到現場進行指導。”
為更好地引導農戶緊跟市場需求,公司設立村級建服務站,收集基地各類農產品,並針對農戶的需求,把農技專家輸送到基地進行現場指導。
技術人員實地了解蓮子、荷葉茶等深加工產品的生產情況。
“在農事標准管理的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指導他如何施肥,什麼時間使用農藥,農藥的這個周期性是怎麼樣去計算,我們會根據土地的屬性,指導他們去種什麼,怎麼種和改良土壤的基本環境,這樣子才能種出好的東西,才能賣出好的價錢。”貴州山久長青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伶說。
據了解,“農數一碼通鄉村平台”採用“公司+基地+農戶+服務站”的模式,組織生產、收購與銷售一體化運營,建立標准化農事生產體系,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控,顯著提升消費信任度,讓銅仁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據貴州山久長青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農數一碼通鄉村平台”總設計師韓業富介紹,現在食品安全有了溯源碼之后,消費者可以溯源到食品的源頭,從種植、採收、檢測、供應到銷售,整個環節的相關信息都可溯源,以此保証食品的安全,讓大家吃得放心。
此次“農數一碼通鄉村平台”入選典型案例,不僅是對其技術創新的肯定,更彰顯了大數據在鄉村振興中的實踐價值。目前,該平台已覆蓋銅仁市各鄉鎮,入駐服務站235個、基地11834個,商城涵蓋11.3萬余件商品,著力打造“梵淨珍品”特色品牌。該正以數字化手段架起鄉村直達市場的產銷橋梁,激活鄉村經濟,讓科技紅利真正惠及廣大農戶,為銅仁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撐。(圖/文 龍吟、何玉琳、黃雪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