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息烽:讓“平安”可感可及

2025年08月04日17:5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翻開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上半年的“平安答卷”,一組數據令人心安:全縣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05%,治安案件下降23.68%,矛盾糾紛化解率高達97.82%。這背后,是這座城市用一個個“小行動”織就的“大平安”。

打防更加精准

“動動腿、收個錢,就能賺高額佣金?”這樣的兼職聽著誘人,實則暗藏違法陷阱。近日,息烽縣公安局成功破獲一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抓獲宋某某,揭開“高薪兼職”真面目。

不久前,民警發現轄區某銀行有一筆電信網絡詐騙案,大額資金預約取現,且由一名陌生男子取現,其行為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平安,是息烽的最美底色。

平安,是息烽的最美底色。

“掌握這一線索后,我們立即成立專案組,赴遵義等地偵查。”辦案民警介紹,經多部門協作、認真研判,成功鎖定並抓獲宋某某。

據宋某某供述,幾個月前,他偶然在網上看到“跑腿收錢賺佣金”信息,聯系后對方稱“沒危險,輕鬆賺錢”。雖知可能違法,但被“掙快錢”誘惑,他先后到息烽、開陽、仁懷等地幫詐騙分子轉移資金,獲利一萬余元。

“這就是給詐騙團伙洗錢,屬違法犯罪!”辦案民警說,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人們貪小利心理拉人下水,最終難逃法網。

打擊是手段,防護才是重點。

息烽縣司法局組織開展“校園模擬法庭”進校園。

息烽縣司法局組織開展“校園模擬法庭”進校園。

在息烽縣流長中學,一場特殊的“庭審”引人注目。由息烽縣司法局聯合縣人民法院、縣檢察院等部門開展的“校園模擬法庭”吸引200余名師生參與。

同學們化身審判員、公訴人等角色,全情投入沉浸式體驗,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完成庭審各環節。

“這種親身參與式普法很有意思,讓我知曉了司法流程的脈絡,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公正與權威,也學會了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一名參與學生深有感觸。

學生們的收獲,正是息烽縣校園安全治理的縮影——把法律知識送進校園,用安全守護筑牢學生成長防線。

治理更加有效

“當前客流較大,請有序通行、不要停留……”在息烽南山天沐溫泉景區大門,交警正指揮游客車輛駛入停車場。

“大家各退一步,都是出來玩的!”民警在息烽南山天沐溫泉景區巡邏時,遇上游客李女士與陳女士因排隊購票而起爭執。面對劍拔弩張的局面,民警沒有急於評判,而是耐心傾聽雙方訴求,逐一梳理矛盾症結,最終二人開解心結,握手言和。“多虧民警從中調解,不然大好心情全沒了,必須給你們點贊!”事后李女士笑著說。

息烽縣公安交警在旅游景區指揮交通。

息烽縣公安交警在旅游景區指揮交通。

在息烽各景區,民警早已化身為旅游服務的“活地圖”,用行動踐行“民警就是導游、警燈就是路標、執勤就是風景”的旅游警務理念。

同樣溫暖的故事,也發生在息烽縣人民法院。九庄鎮的徐某某、何某某、張某、楊某某4人捧著一面錦旗,向幫助他們化解糾紛的法官致謝:“要不是你們幫助,我們的勞務費不曉得什麼時候能拿到!”

原來,家住九庄鎮的張某某雇佣同村的徐某某、何某某、張某、楊某某種植青菜、辣椒,完工后共產生勞務費1.5萬余元。

4人多次催討無果后,將張某某起訴至法院,經調解達成協議。盡管達成協議,張某某仍一拖再拖,無奈之下,4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徐某某等向息烽縣人民法院法官送錦旗。

徐某某等向息烽縣人民法院法官送錦旗。

進入執行程序后,法官沒有簡單“強硬執法”,而是考慮雙方系同村或親戚關系,法理情理雙管齊下——從法理上告知不履行生效文書的法律后果,從情理上勸解“抬頭不見低頭見”。

最終,經過調解,張某某當場付清了除楊某某之外的3人的勞務費﹔支付了楊某某的勞務費9000元,尚欠1000余元並承諾盡快結清。

“處理這類糾紛,既要維護權益,也要顧及人情,盡量做到案結事了。”縣人民法院執行法官說。這起糾紛的化解,正是息烽縣人民法院“柔性化”化解矛盾糾紛的又一生動注腳,既守住了公平,也留住了人情溫度。

服務更加溫暖

“太感謝你們了,我帶兩個孩子出來,一轉眼其中一個孩子就不見了。”在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廣場上,從民警手中接過孩子的游客王女士滿是感激。

在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景區,縣公安局警務站與紅色文化相融,無人機盤旋景區上空,實時監控人流與交通﹔民警巡邏時既能調解排隊糾紛,也能幫助走失兒童找到家長……王女士的經歷,正是息烽公安高效服務、“警隨景動”的最佳詮釋。

“游玩時,請大家看好自己的手機、錢包,謹防遺失!”在息烽南山積木世界景區,民警向游客提示安全注意事項,為旅途增添暖意。

巡邏民警向過往游客宣傳安全知識。

如今,在息烽各景區景點,旅游警務已從“被動處警”變為“主動守護”,“警察藍”已成為與風景同框的平安底色。

“民警的提醒太及時了,有他們在,我們游玩特別安心。”來自重慶的游客陳先生說。

這份“安心”,在息烽的各企業裡同樣能感受得到。

“他們經常來企業走訪,宣傳安全知識,還幫我們指出了生產線上的安全隱患,服務太給力了!”息烽一家企業的負責人感慨地說。

問需於企、問計於企、問效於企。息烽政法干警用“腳步”代替“指尖”,深入轄區企業走訪,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存在困難及對政法工作的建議,為精准服務企業打下堅實基礎。

“他們經常來給我們做安全培訓,幫我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在這裡工作很安心。”息烽一家企業的員工說。

從景區的暖心守護到校園的法治春風,從家長裡短的調解到企業發展的護航,從打擊犯罪的高壓態勢到維護務工村民的合法權益……息烽的“平安”從來不是抽象概念,它藏在街頭巷尾的巡邏身影裡,寫在矛盾化解后的笑臉上,融在企業安心生產的忙碌中。這座城市正用更精准的打防、更系統的治理、更高效的服務,讓“平安”二字真正可感可及。(圖/文 雍仕權)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