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清鎮:讓作風建設成效更加可感可及

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貴州省清鎮市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黨員干部進一步錘煉黨性、轉變作風,主動傾聽民意、回應關切、解決問題,以扎實舉措提升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讓學習教育成果真正轉化為群眾可感可及的實際成效。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鄉親們,現在參保資助、報銷流程、異地就醫備案等事項都可以在線上辦理了……”近日,在清鎮市暗流鎮響水河村,清鎮市醫保局志願服務隊為村民詳細講解醫保惠民政策。
為切實打通醫保服務“最后一公裡”,清鎮市醫保局組建志願服務隊,黨員干部“流動式”下沉到村組、社區,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零距離、面對面地解讀醫保政策,讓群眾在家門口了解醫保政策、會用醫保政策,把“到處問政策”轉變為“主動送政策”。
同時,為精准服務困難群眾,清鎮市醫保局建立部門數據共享機制,打破數據壁壘,定期與衛健、民政、公安等部門協同合作,推行困難人群數據共享,實時精准掌握困難群眾基本信息等關鍵數據。依托共享數據,定期在醫保系統中對困難人群身份信息進行標識,自動識別納入資助參保范圍,整個過程無需困難群眾提交材料或現場辦理,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截至目前,清鎮市醫保局已為1.8萬余名特殊困難人群成功辦理參保手續,並資助參保資金300余萬元,有效為困難群眾減輕負擔、提供便利,讓他們切實感受到了醫保服務的溫度與效率。
為群眾減時,為政務提效
“以前取號、排隊可能要等半個小時,今天工作人員教我用手機操作,很快就辦好了。”7月28日,市民李順升到清鎮市政務服務大廳辦理社保待遇資格認証,整個辦事過程不到10分鐘。
為了減少群眾辦事排隊頻次,清鎮市人社局聯合清鎮市政務服務中心專設“事前輔導”服務區,黨員干部駐區擔任專業“輔導員”,引導群眾直接辦理社保信息查詢、參保証明打印、社保待遇資格認証等10余項高頻低風險個人社保業務。
除直接辦業務外,“事前輔導”服務區還承擔著業務事前引導功能:屬於人社部門的業務,能當場辦結的即時辦結﹔暫不能辦結的,指導群眾備齊材料后到自然人窗口辦理﹔不屬於人社部門的業務,則引導群眾到對應辦理區,切實為群眾減時,為政務提效。
據統計,“事前輔導”服務區已累計為群眾辦理高頻低風險個人社保業務2000余件。這一舉措既減輕了前台窗口的經辦壓力,也顯著提升了社保服務效能,贏得群眾廣泛好評。
親情式勸導,解“面子困局”
“過去辦酒是‘面子債’,現在簡辦是‘幸福事’!”清鎮市暗流鎮礦山村村民蔡祥雲算清了酒席背后的“明白賬”。今年7月,在暗流鎮“走親小隊”勸導下,其父親的喪期從7天壓縮至3天,節省開支3萬余元。
“走親小隊”是由黨員、干部、鄉賢、寨老組成的特殊隊伍,以“沾親帶故”的優勢開展“親情式勸導”,柔性治理破解“面子困局”,有效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陋習。全鎮15支“走親小隊”200余名成員,既是“政策宣傳員”又是“矛盾調解員”,他們帶著《村規民約》挨家串戶,用“張家長李家短”的家常話講透“攀比害”。截至目前,已成功勸導簡辦宴席136起,帶動全鎮酒席成本平均下降40%,“省錢又省心”的新觀念在酒桌上悄然傳遞。
“今年上半年,全鎮違規操辦宴席舉報量同比大幅下降,群眾主動簡辦宴席的意識顯著增強,‘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的文明理念逐漸成為共識。”暗流鎮黨委書記張星杰說,通過學習教育的開展,推動該鎮黨員干部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引領群眾共樹新風正氣,讓大家不再“談席色變”。(代勝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