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王陽明》:文化走出去 思想走回來

歷時一年,輾轉十余座城市,完成三十場演出,數萬人次走入劇場。舞劇《王陽明》,從貴州出發,以肢體之舞講述思想之光。它走進全國劇場,也走進無數觀眾的內心,它從貴州出發,又回到貴陽。思想的光,未曾走遠,歸來的,是一場舞蹈語匯下更篤定的對話。
宣傳海報。
本土佳作榮歸,再獻思想與美學盛宴
7月30、31日,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貴州省文藝精品扶持劇目——大型原創舞劇《王陽明》即將回歸貴陽。作為貴州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統籌指導,貴州文化演藝產業集團出品、貴州省歌舞劇院歷時三年傾力打磨的精品力作,將再度在熟悉的山地舞台上展開它的敘事。對觀眾而言,這是一次與該作的再次相見﹔對作品而言,則是一場對精神原鄉的回望與致意。
宣傳海報。
舞劇《王陽明》以“尋道”“悟道”“証道”三幕為敘事脈絡,聚焦王陽明謫居貴州龍場期間“悟道成聖”的傳奇歷程,通過虛實交織的舞台美學重構“心即理”“致良知”的哲學場景,貴州民族舞蹈的身體語匯,深度嵌入現代舞的結構體系,非遺符號如水脈般貫穿場景之間,在古典美學與現代藝術相遇的交界帶上,生動彰顯貴州作為陽明心學誕生地的深厚歷史底蘊。
宣傳海報。
全國巡演載譽,歸來更顯文化厚重
自2024年11月首演至2025年7月,舞劇《王陽明》走過貴州、廣西、四川、河南、河北等10余座歷史文化名城,完成30場演出,觸達觀眾超數萬人次。在不同的劇場空間裡,它“以舞蹈之美”碰撞“哲思之邃”,以身體語言回應王陽明的精神命題。在媒體眼中,它是一次形而上的表達探索﹔在觀眾眼中,它是少年與中年王陽明的跨時空對話,令人觸摸到“思想的溫度”的觀看經驗。
宣傳海報
作為貴州文化“走出去”的亮眼代表,全國巡演的成功不僅是“多彩貴州”文化品牌影響力的體現,也讓這部作品在實踐中不斷生長。它在一次次的演出與反饋中打磨自身,積累起屬於一部成熟作品應有的節奏、質感與自信。如今回到貴陽,它不再是那部剛完成首演的舞劇,而是一部歷經舞台錘煉后的“回響體”——將一路走來的沉澱,作為禮物獻給這片孕育了它的觀眾和土地。
巡演現場。
賦能本土發展,從文化精品到精神滋養
回到貴陽,不只是劇目的歸來,更是一次文化意義上的落點。作為貴州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推進“四大文化工程”的標志性成果,舞劇《王陽明》所承載的,從來不止一段歷史的重構或一場演出的完成。它將陽明心學的思想光芒,與當代語境深度交織,在“從人生低谷破局悟道”的精神旅程中,重新激活“知行合一”的當代價值。對於新時代的貴州,這樣一部作品,既是文化呈現,也是一種精神涵養。
由導演王亞彬領銜的頂尖團隊,在劇中巧妙融入儺面等貴州非遺符號,以“極簡而震撼”的視覺語言打破哲學的陌生感,讓抽象命題變得柔軟、可觸。那些屬於貴州的文化意象,在舞台上被重新激活,並以更強烈的情感張力回應本土觀眾的文化記憶與身份共鳴。
巡演現場。
此次回歸后,舞劇《王陽明》還將繼續奔赴長三角、中部、東部等地區巡演。而在貴陽的演出,無疑是它傳播路上的重要一站——從這片孕育了陽明心學的土地再出發,帶著貴州的文化溫度,讓思想之光照亮更遠的地方,為文化強省建設持續注入動能。(文/陳偉豪 圖/貴州省歌舞劇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