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四川人在貴州習水種雲南李子!16元/斤專供北上廣深

2025年07月30日14:4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在貴州省習水縣桑木鎮的群山之間,一片500畝的果園正迎來最熱鬧的時節。漫山遍野的果樹上挂滿了紅得發亮的李子,果皮上標志性的“紅皮”如同天然的印章,宣告著它們的獨特身份——雲南李子“半邊紅”。而這片果園的主人,是一位來自四川的漢子——劉在君。

枝頭 “半邊紅” 飽滿誘人,孕育豐收希望。胡倩攝

枝頭“半邊紅”飽滿誘人,孕育豐收希望。胡倩攝

2020年,當劉在君帶著300多萬元積蓄來到桑木鎮時,不少人都替他捏了把汗。放著熟悉的四川不待,跑到貴州的大山裡種李子,還是從雲南引進的品種,這步棋走得未免太“險”。但劉在君心裡有本清晰的賬,桑木鎮的海拔、土壤酸鹼度和晝夜溫差,簡直是為“半邊紅”量身打造的生長樂園﹔而自己多年在水果行業摸爬滾打的經驗,讓他堅信這個品種能闖出一片天。

晶瑩水珠潤 “半邊紅”,映生態種植好品質。胡倩攝

晶瑩水珠潤“半邊紅”,映生態種植好品質。胡倩攝

接下來的5年,成了劉在君與土地較勁的日子。從最初的選苗定植,到搭建滴灌系統,再到摸索出適合當地的施肥、疏果技巧,他幾乎把家安在了果園裡。“這李子金貴得很,既怕旱又怕澇,病虫害防治更是半點馬虎不得。”回憶起創業初期的艱辛,劉在君的眼角泛起笑意,“去年遭遇冰雹,我心疼得幾宿沒合眼,硬是帶著工人一棵棵搶救,總算保住了大半收成。”

桑木鎮農戶手捧李子,笑享產業振興甜果。胡倩攝

桑木鎮農戶手捧李子,笑享產業振興甜果。胡倩攝

如今,當初的幼苗已長成茂密的果樹,枝頭沉甸甸的果實印証著他的堅持。掰開薄薄的果皮,琥珀色的果肉泛著晶瑩的光澤,咬一口下去,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炸開,脆嫩的口感中帶著恰到好處的果酸,讓人回味無窮。“今年還沒有達到盛果期,但產量已經能達到30萬斤左右,等到明后年盛果期,產量就能達到100多萬斤,產值翻幾番一點問題沒有。” 劉在君的語氣裡滿是自豪。

果農穿梭林間採收 “半邊紅”,桶溢果香勞作忙。胡倩攝

果農穿梭林間採收“半邊紅”,桶溢果香勞作忙。胡倩攝

更讓人驚嘆的是這顆李子的“身價”——專供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市場售價為16元/斤。清晨,果農們小心翼翼地將成熟的李子摘下,經過分揀、包裝后,直接裝上冷鏈車。不到48小時,這些帶著貴州山野氣息的李子,就出現在了大城市的超市貨架和水果攤上,成了消費者爭相搶購的綠色商品。

“現在銷路已經打開,在廣州市場反響非常好,今天我們就要發一車貨過去,大概有3萬斤。” 在劉在君看來,高價的背后是過硬的品質,全程生態種植,不使用催熟劑和膨大劑,每一顆李子都要經過嚴格篩選才能出廠,這樣才能使消費者“買賬”。

分揀場裡李子待發,冷鏈直送北上廣深。胡倩攝

分揀場裡李子待發,冷鏈直送北上廣深。胡倩攝

良好的發展前景不僅讓劉在君對果園的未來信心滿滿,更讓周邊農戶的日子有了奔頭,個個干勁十足。正在分揀李子的村民陳貴群算起了收入賬:“每到李子成熟的季節,我都要幫忙尋找五六十名工人來幫忙,每天每人能掙100元,採摘持續一個月,看著漫山的‘紅果果’變成‘金果果’,鄉親們也跟著樂開了花。”

nEO_IMG_6、習水桑木鎮 500 畝 “半邊紅” 李子園漫山疊翠。胡倩攝

習水桑木鎮500畝“半邊紅”李子園漫山疊翠。胡倩攝

從四川到貴州,從雲南引種的一顆種子到滿樹繁花,劉在君用5年時間書寫了一個關於堅持與創新的故事。這顆跨越千裡的“半邊紅”,不僅串聯起四川的創業智慧、雲南的優質品種與貴州的生態優勢,更沿著冷鏈物流的脈絡,一路甜到廣州等北上廣深城市的果盤裡,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結出了跨越山海的甜蜜果實。(張川、胡倩、王璽)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