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解題”惠民生 實干“答卷”贏口碑!貴陽貴安各地各部門扎實開展學習教育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貴陽貴安各地各部門堅持“民生為大”辦好民生實事,開門“答題”讓群眾“閱卷”,進一步錘煉黨性、轉變作風,以奮斗實績贏得群眾口碑,真正用成效取信於民。
傾聽民意 力求“呼聲”變“掌聲”
“從高鐵站到南江大峽谷只要5元,繼續到香火岩玩就再加3元,比打車省了近百元,旅游專線既方便省錢又安全可靠。”從湖南來貴州旅游的舒女士說。這幾天,不少來開陽旅游的游客為開陽縣剛開通的“十裡畫廊旅游專線”點贊。
游客出行體驗感的提升,得益於開陽縣交通運輸局在學習教育中精准抓整改。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開陽縣交通運輸局抓好開門教育,通過走訪調研了解到,進入夏季,當地迎來旅游旺季,大批外地游客乘坐高鐵到十裡畫廊各景區游玩,然而貴開城際快鐵南江站與十裡畫廊各景區間卻存在接駁不暢的問題。
來自群眾的聲音,是改進工作、轉變作風的寶貴線索。對此,開陽縣交通運輸局成立工作組,僅用20天就完成線路勘測、運力調配和站點設置,並於7月7日試運行“十裡畫廊旅游專線”,從南江站出發至禾豐鄉王車村,途經苗寨、南江大峽谷、鳳凰寨、平寨、河灣庄園、雲中君滑翔傘基地、猴場、香火岩景區、水東明德廣場、夫子峰等景區景點,票價5至10元。
從無到有,專線的開通打通了游客從高鐵站到十裡畫廊各景區的“最后一公裡”。從有到優,如今開陽縣交通運輸局又繼續收集游客意見和建議,將游客反映的專線試運行中班次密度不足問題列入7月重點整改事項。
下一步,開陽縣交通運輸局將建立“游客滿意度評價系統”,把游客的意見建議作為優化工作的具體方向,同時拓展“景區直通車+特產快遞”等增值服務,真正讓交通線成為“富民線”,為開陽打造便游富民交通樞紐、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讓越來越多的游客沿著這條“惠民線”“風景線”,走進開陽的綠水青山,感受鄉村振興的蓬勃活力。
積極作為 辦好百姓“微實事”
“多虧了村委會,幫我們和市南供電局協調,讓大家辦了用電合表。合表后,每年每戶享受合表優惠價,可以比階梯電價電費節約好幾百元。”雲岩區蔡家關村村民班元紅說。最近,長期困擾蔡家關村300余戶村民的合表辦理難題得到了解決,大幅節約了當地村民的電費支出。
在學習教育中,蔡家關村黨支部聚焦群眾關切問題,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推動解決當地群眾反映強烈的“用電合表辦理難”問題。
蔡家關村黨支部書記羅霞介紹:“用電合表是6人及以上的‘一戶多人口’家庭可以申請的一個優惠政策。辦理用電合表的家庭,電價將從階梯分段電價優惠為恆定的0.4820元/千瓦時,電價差距較大。但因為我們村以前行政區域屬於南明區,2008年劃到了雲岩區,就導致了家家電表開戶地址和現在實際地址有出入。村民在網上申辦用電合表的時候就會出現系統審核無法通過的情況。”
對此,蔡家關村積極與市南供電局對接聯系,以正式函件的形式向市南供電局闡述該村存在“地址不統一”的具體情況,成功幫助符合條件的村民辦理“一戶多人口”合表電價業務。
用心用情 暖心服務送上門
“來,老人家,把頭抬起來一點,看手機攝像頭,身體不要動,就是這樣,可以啦!”6月17日,貴安新區湖潮鄉馬路村組織村干部和黨員志願者為村裡126位適齡老人開展生存認証“上門辦”志願服務活動。
馬路村不少老人的子女長期在外務工,老人們獨自生活,面臨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的現實困境。辦理一年一度的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証,對年輕人來說可能只是幾分鐘的手機操作,但對村中部分高齡的老人而言,卻面臨一道實實在在的“數字鴻溝”。為確保國家養老惠民政策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保障老人們按時足額領取養老金,馬路村“兩委”決定變“被動等候”為“主動上門”,組織精干力量,攜帶專用設備,逐戶開展認証工作。
“我們年紀大了,子女也都是老人。家裡都沒有一個玩得轉手機的人,又不敢請不熟悉的人幫我們搞身份信息認証。你們來家裡跑這一趟,一下就弄好了,讓我們心裡特別踏實。”97歲的余朝珍老人滿臉笑容地說。
干部多向前走一步,群眾心更暖一分。在學習教育中,馬路村黨員干部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錘煉黨性、改進作風、推動工作的實際行動,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要求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為民服務中砥礪初心。(記者 周治友 衣瓊)
來源:貴陽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