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雙認証”賦能 平塘“天眼蜂糖李”品牌價值倍增暢銷市場

2025年07月04日08:41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在“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和“綠色食品”雙認証加持下,貴州平塘“天眼蜂糖李”品牌價值顯著提升,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這顆來自“中國天眼”故鄉的生態“金果”,正以優質品質和品牌效應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成為鄉村振興的“甜蜜引擎”。

碩大的蜂糖李挂在枝頭。

碩大的蜂糖李挂在枝頭。

盛夏時節,貴州省平塘縣塘邊鎮新店村的蜂糖李種植基地呈現一派豐收景象。金黃的果實壓彎枝頭,工人們穿梭林間,熟練地進行採摘、分揀和包裝。這裡是平塘縣錦宏瑞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蜂糖李種植的核心產區,從2016年種植至今,產量逐年遞增。

平塘縣錦宏瑞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李慈海說:“我們今年的產量大概30萬斤,每天現在有100多個工人在採果,整體市場還好,供不應求。”

工人正在採摘蜂糖李。

工人正在採摘蜂糖李。

憑借“中國天眼”周邊獨特的生態環境和嚴格的綠色種植標准,“天眼蜂糖李”形成了獨特的品質優勢。今年,合作社實施分級銷售策略,按果型分為大、中、小三級,售價在30-60元/斤,較去年上漲約20%。產品線上線下同步熱銷,既通過電商平台直達消費者,又入駐北京、南京、河北、上海等地高端商超,市場反響熱烈。

蜂糖李。

蜂糖李。

平塘縣錦宏瑞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運營總監陳曼珊介紹:“關注我們貴州平塘‘天眼’這邊的蜂糖李的人很多,我們都打包不過來,非常非常地忙,我們線上最高的時候能夠達到3000多人在觀看。”

線上直播。

線上直播。

品質的背后是科技的支撐。基地充分利用“中國天眼”周邊區域特殊的小氣候條件,同時採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等綠色種植技術,確保果品安全優質。

李慈海說:“我們基地在‘中國天眼’的隔壁,整體對(防)冰雹這一塊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像冰雹災害就基本上很少。”

平塘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田洪梅說:“我們的蜂糖李品質卓越,離不開‘中國天眼’核心區的生態優勢。基地嚴格執行綠色種植標准,採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防治替代化學農藥,確保果品優質、安全。”

2024年年底,平塘蜂糖李成功入選“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錦宏瑞合作社的“天眼蜂糖李”獲得“綠色食品”A級認証。雙認証的加持,顯著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和市場認可度。

李慈海說:“我們的產品品質在市場上也得到了認可,現在客戶也指定要我們的‘天眼蜂糖李’。”

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民生效益。合作社每年發放務工工資近200萬元,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了周邊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務工村民胡東瑩說:“100多塊錢一天,來這些比出去好,出不去在這些還是方便點,在這點什麼都做,割草草,打芽芽。”

目前,平塘縣已建成以塘邊鎮為核心,輻射通州、克度等鎮的蜂糖李產業帶,總面積3.01萬畝,投產1.61萬畝,預計產值達4750萬元,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

展望未來,平塘縣正謀劃蜂糖李產業精深加工發展方向,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

認証証書。

認証証書。

李慈海表示:“下一步,我們也會去著手蜂糖李這一類的二產,這個還在計劃當中。”

平塘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發展中心經濟作物推廣站負責人黃雁志說:“我們將推動蜂糖李全產業鏈建設,圍繞果脯、果酒等產品進行開發,進一步提升產業附加值。未來將通過品牌化運營,讓平塘蜂糖李走向全國,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從深山果品到名特優新,從提籃小賣到品牌營銷,平塘“天眼蜂糖李”的轉型升級之路,正是貴州山地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這顆“金果子”正帶著農民的新希望,甜透全國市場。(圖/文 江利、廖毓齊、楊勝玉)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