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黔南州弘揚科學家精神演講大賽在平塘舉行

6月28日至29日,第三屆黔南州弘揚科學家精神演講大賽在平塘天文小鎮舉行,全州青少年選手齊聚“中國天眼”腳下,用飽含深情的講述,傳遞科學家精神的時代力量。
比賽現場。
“去年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去參觀了‘中國天眼’,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台上,選手們精神飽滿、聲情並茂。他們或結合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為國家科技事業鞠躬盡瘁的感人事跡,或講述屠呦呦、南仁東等當代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的奮斗歷程,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以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例和真摯的情感,詮釋科學家精神的深刻內涵。
比賽現場。
都勻市第二完全小學學生王芷鈺參賽后學到了很多科學家的故事。“比如王小謨爺爺、南仁東爺爺、袁隆平爺爺,這些科學家對於我來說在我心裡都是英雄人物,他們的精神也深深激勵著我。”
選手風採。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黔南這片熱土上,不乏著名科學家的足跡。從天空之眼預警機,到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再到橫跨峽谷的“天空之橋”,每一項偉大科技成果背后,都凝聚著科學家們的智慧與汗水,激勵著一代代黔南人自強不息、接續奮斗,在科技發展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我們的小學離南仁東紀念館非常近,我們也有非常好的資源,以后我會在生活中去講好‘中國天眼’故事,講好南仁東的精神。”平塘縣克度實驗小學學生楊幸杏興奮地說。
在比賽現場,許多家長全程支持孩子,為他們加油鼓勁。
選手風採。
“我們家長是全力支持孩子參加這一類的比賽的,通過參加這一類的愛國主義的演講或者朗誦,更能夠激發孩子的愛國熱情,也更能夠激發她勤奮學習的積極性。”家長徐林君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
科技創新是國家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而科學家精神正是支撐科技進步的靈魂。近年來,黔南州高度重視科學家精神的傳承與弘揚,特別是在黔南州生活、工作過的科學家南仁東、王小謨、茅以升等,他們的事跡時刻激勵著全社會學習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
選手風採。
黔南州科學技術協會青少部工作人員胡曉鑄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本次演講比賽搭建一個展示與傳播的平台,讓更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學習科學家精神的內涵,從科學家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激發全社會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熱情。”
據悉,本次大賽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組別進行,有來自全州12縣(市)的118名選手參加角逐。大賽將根據評審結果,推選優秀選手參加省級比賽。
黔南州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陳情、平塘縣領導楊本環參加比賽開幕式。(圖/文 楊勝玉、江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