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再襲三都 光明持續守護

都柳江第二輪洪峰洶涌過境,貴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多地再遭重創,山體在持續的暴雨沖刷下不堪重負,接連發生塌方險情。在前期實現全面復電后,6月28日,三都縣都江鎮電力供應再現嚴峻考驗,“保電網就是保民生,必須爭分奪秒!”南方電網三都搶險救災前線指揮部內,指令斬釘截鐵,再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光明保衛戰,在洪峰過境的危局中驟然打響。
復合電杆,托起重建新速度
“新杆子到了!”南方電網貴州都勻三都供電局員工潘廷民對著電話吼著,窗外風雨聲幾乎蓋過他的聲音。6月28日,150基復合電杆星夜馳援到位。
“這杆子輕巧,立起來快!”10千伏都壩線78號杆段搶修隊員都勻平塘供電局搶修隊員唐德順抹去臉上的雨水,和同事奮力豎起一基新杆,“省時又省力!”截至6月29日下午,60余基新型電杆已在泥濘中拔地而起。它們以輕便之軀,扛起了災后重建的急迫希望——搶修時間被大幅壓縮,耐久與環保的特質更將在風雨后長久守護萬家燈火。
“復合電杆整個電杆隻有傳統水泥電杆的一半重量,使得安裝施工更加方便快捷。同時,使用環保型材料制成的,不會釋放有害的化學污染物,有良好的環保性。”都勻福泉供電局搶修隊員李思嘉介紹。
軍企同心,星夜踏破泥濘路
6月28日深夜,35千伏響江線1號塔杆基礎告急!
貴州電網公司都勻供電局“軍企聯動”應急預案再次啟動。“響江線需要支援,立即出發!”命令穿透夜幕。
剛剛經歷上一輪鏖戰的荔波縣民兵應急連官兵與貴州送變電公司技術骨干聞令即動,再次扑入沉沉雨夜,向都江鎮險境挺進。
山路被塌方撕扯得面目全非。“注意腳下!”民兵負責人的吼聲壓過雨聲,隊伍猛然停下——前方泥漿已深陷小腿。
現場指揮南方電網貴州送變電公司搶修人員張善斌抹了把臉上的汗水,聲音嘶啞卻堅定:“繞不過去就蹚!早一分鐘到場,安全隱患就早一點消除!”一道道手電光刺破厚重雨幕,身著不同制服的身影在泥濘中跋涉如舟,深一腳淺一腳,用肩膀扛起沉重的物資,向核心險區一寸寸推進。泥漿灌滿鞋靴,汗水浸透衣背,無人后退半步。那束束微光,照亮的是軍民齊心、誓保電網的無畏信念。
“人機”協同,絕地智取斷點
當隊伍沖破泥濘抵達35千伏響江線1號塔杆,眼前是塌方造成的復雜險境。
“吊車准備,穩一點!”現場指揮的聲音在機器的轟鳴中格外清晰。巨大的吊臂在操作員精准駕馭下,於逼仄空間內平穩吊裝關鍵構件﹔小型挖掘機如同鋼鐵穿山甲,在人力難及的陡坡險處靈活清障、開掘作業面﹔水泥、砂石接力般源源輸送。人力與鋼鐵之軀精密協作,在這片由洪水與塌方制造的絕地中,硬生生開辟出一條光明通道。
洪峰洶涌終將退去,信念之塔在風雨中淬煉得愈發堅實。從科技新材撐起的電杆森林,到軍地並肩踏出的泥濘足跡,再到人機合力在斷壁殘垣間開辟的通途——都勻供電人用鋼鐵意志與智慧汗水,在洪峰過境的斷壁殘垣間,筑起了一道摧不垮的光明堤防。
截至6月29日下午18時30分,都江區域通過“電網供電+發電機供電”永臨結合的方式,實現“戶戶亮、村村通”。(莫治仁、陳舉、唐德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