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清鎮:林下 “掘金” “探綠”前行

2025年06月18日15:51 |
小字號

6月,天朗氣清時,貴州省清鎮市國有林場如一塊碧玉,鑲嵌在藍天綠水間。樹林靜謐處,天麻正在鬆葉的庇護下,吸收著潮濕的養分,悄然生長。另一面,菌花粉正被裝入一個個大袋子,三個月左右,就能形成天麻種子。

(1)站街鎮林歹村落夯組,村民正在管護黃柏苗(李錦明攝).jpg

站街鎮林歹村落夯組,村民正在管護黃柏苗。李錦明攝

清鎮市擁有林地面積近6萬公頃,其中適宜發展林下經濟的達7000余公頃,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礦藏”。近年來,清鎮市積極探索林下經濟新模式,從林菌共生到林藥套種,曾經靜謐的林下空間正孕育勃勃生機,不僅把綠水青山變成群眾家門口的“聚寶盆”,也讓“一片林”實現了多重增值。

(2)清鎮市國有林場內,工人正在進行天麻育種(李錦明攝).jpg

清鎮市國有林場內,工人正在進行天麻育種。李錦明攝

2025年,清鎮市通過招商引資,簽下萬生公司總投資為1.5億元的萬畝中藥材種植及加工項目。“清鎮市國有林場面積大、連片性好、保水性強,年均溫差約16度,夏季最高溫20多度,完美契合天麻‘怕高溫、喜陰涼潮濕’的特性,是發展林下天麻產業的天然寶地。”清鎮市萬生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軍介紹道,企業計劃在清鎮分三期建設,構建集種植、加工、研發、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

目前,項目一期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中,預計明年2月前完成,包括商品天麻14500畝,黃精、柴胡、白芨、重樓、黃柏等中藥材5500畝。二期將建設菌包廠和清洗烘干生產線,並打造專家“試驗田”﹔三期則計劃建設藥膳體驗館和產品研發工作室,推動中藥材產業向精品化、品牌化邁進。

站街鎮林歹村落夯組,黃柏苗育種地(陸勁鬆攝).jpg

站街鎮林歹村落夯組,黃柏苗育種地。陸勁鬆攝

“眼前這批天麻種子年底就可以移栽,明年便可收獲天麻了!”李軍表示,該企業種植的天麻,已經與雲南、廣州、上海、江蘇等地的客商們簽下了購銷協議。

育種、種植、管護、採收,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因此,洗馬村周邊的村民也紛紛回鄉,加入了企業的用工隊伍中。站街鎮林歹村、破岩村則成立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萬生公司的帶領下,兩個村共發展黃柏3000畝、天麻200畝,涉及農戶100余戶。

清鎮市國有林場(陸勁鬆攝).jpg

清鎮市國有林場。陸勁鬆攝

“通過示范引領,截至目前全市林下經濟利用面積達6.87萬畝,林下經濟產值7.2億元,真正實現讓綠色資源向‘綠色銀行’轉變。”清鎮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充分利用好自然資源,讓林下經濟成為激活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讓清鎮的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群眾可觸摸的幸福成色。(李錦明、陸勁鬆)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