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習水:以法治力量 護航赤水河生態

2025年06月11日09:29 |
小字號

赤水河屬長江干流上游的一級支流,是珍稀特有魚類的重要棲息地和繁殖場所。為保護好赤水河流域水體生態環境,2020年以來,習水縣通過成立環境保護法庭,對赤水河流域習水段內的非法捕撈、破壞水體生態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為筑牢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屏障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習酒環保法庭,鮮艷的五星紅旗隨風飄揚,“環境保護法庭”字樣十分醒目。走進辦公區,工作人員正忙著梳理今年以來辦理的生態環保案件,並將法庭成立以來審理的非法捕撈、破壞生態、污染水環境等典型案件整理入庫。

在眾多案件中,一本非法捕撈卷宗被列為典型案例。2024年9月至12月,張某與兩名習水籍同伙利用潛水服、防鯊竿等工具,多次在赤水河一級支流桐梓河等地非法捕撈水產品並出售,先后獲利1410元。案發后,三人被公安機關當場抓獲,現場收繳捕魚設備及漁獲。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后,將該案移送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被告人張某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審理過程中,被告人自願認罪認罰。經審理查明,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條規定。本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相關規定,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習酒環保法庭庭長楊順表示。

除刑事處罰外,法庭還判決張某等三人繳納33840元生態修復金用於生態修復,並沒收作案工具(防鯊竿、制氧機、潛水服等)及非法獲利1410元。

“通過審理張某案,被告人不僅受到刑事處罰,還履行了社會責任。我們通過公開審理、當庭宣判,對潛在違法者起到了強大震懾作用。”楊順介紹。

數據顯示,習酒環保法庭自2020年8月成立以來,已審結非法捕撈水產品、非法狩獵等環境資源類刑事案件43件99人,適用環境侵權禁止令保全措施案件3件,辦理環境資源民事公益訴訟司法確認案件35件,依法確認當事人自願繳納生態修復金167萬余元。

“成立以來,我們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通過巡回審理、當庭裁判、制發司法建議等方式,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環境資源全鏈條、全方位保護,織密生態保護網,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楊順表示。(習水縣人民政府網)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