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鑄魂,生態塑形!安順阿歪寨村榮膺 “全國文明村鎮” 稱號【5】

近日,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揭曉,安順經開區幺鋪鎮阿歪寨村榮登榜單。近年來,阿歪寨以文化賦能,在青山綠水間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在阿歪寨村的村史館裡,藤甲冑及藤甲手工藝品透露著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氣息。阿歪寨村曾是三國藤甲兵后裔的棲居地,“藤甲兵后裔”的獨特身份,為阿歪寨的發展注入了文化靈魂。在藤甲谷景區,150尊藤甲兵雕塑與20座夜郎古國場景相映成趣,每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慕名而來。
阿歪寨村具有傳統民族村落格局,峽谷聚居、自然植被較好、石木結構的傳統建筑保護較好,具有獨特的藤甲文化傳承等資源優勢。文化賦能,是阿歪寨振興的密碼。曾經的阿歪寨村因受地形地勢影響,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落后。近年來,阿歪寨村立足民族傳統村落傳承保護,修繕了村史館,發掘保護藤甲文化,打造藤甲谷景區,組建藤甲手工藝編織協會。還採用“文化+”模式,邀請文化名人參與規劃建設,建成了一批文化館群,展現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也帶動村民就業。
阿歪寨村村民婁德江說:“我在我們牛蹄關山骨圖書博物館(上班),現在我們牛蹄關也建成了許多文化館群,不僅有山骨圖書博物館,還有蠟染館、民族音樂館,還有造紙坊等許多文化館群。”
阿歪寨村通過引入民營資本與專業團隊,將村裡閑置的老舊民居改造為特色民宿,形成集住宿、文化體驗、生態觀光於一體的民宿集群。村裡獨具特色的蠟染文化、藤甲文化、古法造紙、宜居鄉村風貌等,吸引了廣大高校以及中小學師生前來開展研學活動。如今,鄉村旅游、研學康養、避暑旅居的游客紛至沓來,曾經沉寂的村寨煥發出新的生機。
安順牛蹄關農旅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楊國棟說:“游客在這裡還可以體驗到我們這裡非遺的一些體驗項目,比如說造紙、蠟染,還有我們的布依族的聲音館,還有民族服飾的一些旅拍。”
阿歪寨村堅持黨建引領,以群眾為主體,通過“塑形”與“鑄魂”雙輪驅動,探索一條傳統村落活態保護與創新發展的新路徑。作為布依族聚居村,阿歪寨村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民俗文化,村裡將移風易俗與民族文化保護相結合,制定了村規民約,開展“鄉村振興文明示范戶”等評選活動,倡導鄰裡互助、尊老愛幼、愛護環境等良好風尚。
安順經開區幺鋪鎮阿歪寨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韋俊說:“我們堅持優服務抓治理轉民風,完善村規民約,將群眾反映強烈的濫辦酒席、不贍養父母、毀壞古村古寨設施等突出問題寫入村規民約,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在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中的作用。設立‘紅黑榜’‘積德榜’,定期評選遵紀守法、敬老愛幼、鄰裡和諧、熱心公益等群眾,及時表揚好人好事,曝光反面典型,營造鄉風文明濃厚氛圍。”
阿歪寨村民伍興美說:“現在我們村挺團結,挺衛生,像這些垃圾都不亂丟。逢年過節,我們都舉辦這些活動。”
“阿歪”在布依語中意為“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一直以來,阿歪寨村自然資源豐富,植被保存完好,依托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形成了優良的生態環境,如今的阿歪寨,構建起了“文化+生態+產業”的融合發展模式。2024年阿歪寨村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集體”,今年又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從深藏大山的無名村寨到“國字號”鄉村,阿歪寨正以文化“軟實力”賦能發展“硬支撐”。
安順經開區幺鋪鎮阿歪寨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韋俊說:“下一步,我們阿歪寨村將以滿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持續推動傳統文化傳承與文明新風培育相互促進,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圖/文 陳良瓊、吳倩)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