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路邊音樂會·花溪“童夢飛揚”專場音樂會點亮歡樂六一,童聲唱響城市夜空

當端午粽香遇見童真歡笑,花溪公園化身雙節文化盛宴的舞台!2025年端午期間花溪公園以“童舟共濟·粽享非遺”為主題,推出2025年文化端午系列主題活動,包括麟山祈福、包粽子、射五毒、編五彩繩、釣粽子、投壺、打糍粑、磨豆腐、端午市集、花漾潑水節、路邊音樂會等20余項民俗及潮流活動,吸引市民游客在山水間感受文化魅力。
6月1日暮色初降時,這份節慶熱情在花溪公園迎來全新升華——貴陽路邊音樂會·花溪“童夢飛揚”專場音樂會盛大啟幕。依托端午假期與“六一”兒童節的奇妙重合,花溪公園創新融合民俗底蘊與青春樂章,將傳統節慶的溫情與少年活力的昂揚交織成城市夜空中最動人的交響,逾五千名市民在花溪公園音樂廣場共享童真盛宴。
音樂會現場。
一群身著演出服的花溪二小學生手握管樂器,在老師指揮下奏響《〈詩人與農夫〉序曲》的旋律,拉開了貴陽路邊音樂會·花溪“童夢飛揚”專場音樂會的序幕。
音樂會現場。
音樂會現場。
舞台下,孩子們騎在父母肩頭,年輕人、老人們自在地坐在廣場上,沒有圍欄阻隔,沒有門票限制,隻有純粹的歌聲與歡笑穿透夏夜空氣。
這是一場童星閃耀的多元舞台
歌舞綻放青春活力。花溪幼兒園小朋友帶來的街舞啦啦操充滿童趣,孩子們稚嫩卻認真的動作引發陣陣歡笑。青岩中心完小表演的啦啦操《焰舞花漾》則展現專業水准——該校去年在貴州省校園體操大賽中榮獲二等獎。
音樂會現場。
音樂會現場。
傳統文化煥發新生。焜瀚國學文武學校的武術表演《中國少年》虎虎生風,一招一式盡顯中華武術魂。林城苗苗學校的苗族舞蹈《苗童飛鈴》將民族銀飾的清脆鈴聲融入現代編舞,非遺傳承在童趣演繹中薪火相傳。
武術表演。
苗族舞蹈表演。
精彩節目背后的故事
天籟童聲,唱響家鄉。花溪二小獨唱《遠山》展現出獨特本土韻味,小歌手清澈的嗓音將“山風為伴夢悠揚”的意境詮釋得淋漓盡致。
獨唱表演。
合唱節目成為當晚亮點。貴陽一中星辰學校的《聲聲慢》以婉轉和聲開篇,花溪小學帶來的《阿西裡西》則把彝族民謠的歡快節奏演繹得生動活潑,展現貴州多民族音樂的魅力。
合唱表演。
合唱表演。
跨界融合,創意無限。文旅城第一學校創新編排的籃球操《中國威武》將體育與藝術完美結合。孩子們運球、傳接的動作隨音樂節奏變化,籃球擊地的聲響成為天然打擊樂。花溪區第三小學的響板《說安全》則把安全教育融入曲藝表演。小演員們手持響板,用押韻詞句傳授交通安全知識:“過馬路左右看,紅燈停下綠燈行”,寓教於樂的形式贏得家長點贊。
籃球操。
教師風採,榜樣力量。教師組節目展現育人者的藝術素養。獨唱《少年中國說》氣勢磅礡,教師歌手以“少年強則國強”的鏗鏘歌聲激勵全場學子。兩位音樂教師的二重唱《不忘初心》男女聲部和諧交織,唱出教育工作者“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的赤子情懷。
教師組節目表演。
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
“這些節目多數來自學校特色社團的日常教學成果。”花溪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在現場介紹。藝術教育已成為花溪區五育並舉的重要載體,合唱比賽等藝術實踐能“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舞蹈表演。
活動合影。
演出尾聲,花溪小學的舞蹈《歡騰盛世》將氣氛推向高潮。身著盛裝的小演員們以精湛舞技演繹盛世歡騰,夏夜微風拂過花溪公園,藝術教育的種子已在花溪沃土生根發芽,這個夏天,每周相約花溪公園音樂廣場,讓音樂成為城市的最美風景!(圖/文 花溪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