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桃寨英鎮:訂單辣椒產業賦能鄉村振興【2】

近年來,鬆桃苗族自治縣寨英鎮深入實施“強村富民”行動,立足產業振興,大力推行訂單辣椒產業發展模式,圍繞規劃、服務、激勵措施,推進辣椒產業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有效帶動群眾穩定增收,賦能鄉村振興。
做“優”規劃,夯實產業根基
高位統籌規劃。成立以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訂單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專班下設由農業、綜治、紀委、宣傳等部門組成的4個小組,具體負責產業發展中的技術指導、糾紛調解、督導問效、經驗宣傳等工作。採取“倒排工期+挂圖作戰”的工作方法,明確全鎮2025年辣椒產業發展時間任務表,有序推進辣椒產業發展。
創新發展模式。採取“鎮強村富民公司+村黨支部+村級專業合作社+企業+農戶”的運行模式,由各村集體帶頭種植辣椒產業,實行鎮村干部分組包片,向脫貧戶、監測戶、大戶及散戶等人群宣傳訂單辣椒產業優惠政策,摸清種苗需求並上報鎮強村富民公司,由公司按照種植面積、品種向縣強村富民公司對接,確保種苗供應充足。截至目前,全鎮已種植辣椒約1040畝。
注重資源盤活。按照“全域覆蓋、精准施策、動態清零”原則,組建由分管領導牽頭,農服、國土等部門及村“兩委”、網格員組成的聯合排查專班,對撂荒地、閑置地開展逐村、逐戶、逐田、逐地拉網式排查,實行邊排查邊整治,確保土地不撂荒、不閑置,嚴守耕地保護紅線。截至目前,已盤活閑置地80余畝用於種植辣椒產業。
做“精”服務,筑牢產業支撐
技術服務下沉。全面推行農技人員“點對點”服務,組建技術指導小組,實行包村責任制,對照管理技術要求,開展“整地、施肥、覆膜、移栽、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技術指導服務,推進辣椒標准化、規范化種植。截至目前,已組建技術指導小組6個15人,開展技術指導服務80余次。
志願服務靠前。以“三亮三比一爭先”活動為契機,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由黨員帶頭轉運辣椒種苗、薄膜等物資,以及接送無交通工具的群眾到辣椒種植基地務工。組織黨員干部、團員、志願者等,開展辣椒種植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問題,以實際行動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
政策服務托底。建立風險保障體系,將辣椒產業按照200元/畝的標准納入種植保險范圍,保障群眾利益。嚴格執行保價收購機制,明確“辣椒王”品種保底收購價為2元/斤,實行“就高不就低”原則,當市場價高於保護價時,按市場價據實收購。同時,構建“村級集中收儲+鎮強村富民公司統一收購”的閉環體系,確保群眾收益有保障、銷售有市場。
做“實”激勵,釋放產業活力
落實產業獎補。落實好產業獎補政策,組織全體駐村干部、幫扶干部、村干部深入開展產業獎補政策宣傳,重點圍繞獎補標准、申報流程、兌現方式等進行詳細解讀,幫助群眾算清“經濟賬”,進一步提高群眾滿意度和認可度。截至目前,已有脫貧戶79人、監測戶6人種植辣椒產業。
強化利益聯結。嚴格落實《鬆桃苗族自治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獎勵金實施辦法(試行)》,將辣椒回收產生的利益用作轄區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建立以產業貢獻為導向的分配體系,科學統籌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村干部績效獎勵金等,通過利益聯結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村發展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
嚴格獎懲機制。制定《寨英鎮2025年特色產業訂單發展獎懲辦法》,按照種植規模及任務完成率實施梯次獎勵,種植面積劃分為小於100畝、100—200畝、大於200畝三類,任務完成率以全縣平均產量為基准,超基准10%以內為1級,10%—20%為2級,30%以上為3級,完成率達100%評定為特級,按照不同類別與等級發放獎勵金額。對取苗未種植的或者實際種植面積低於任務面積的村,納入村干部績效管理,樹立“干好干差不一樣”的導向。(文/圖 胡偉、羅時順、張 昭)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