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錦江鼓點聲聲響 百年龍舟煥新姿

——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端午龍舟文化傳承

2025年06月01日08:30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碧波之上,鼓聲震天,數十艘龍舟如離弦之箭破浪而出,兩岸數萬觀眾喝彩聲匯成一片,這是錦江河上傳承了五百年的端午盛景。

2025年“龍舟游江”熱鬧現場 碧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2025年“龍舟游江”熱鬧現場。碧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中國傳統龍舟之鄉”貴州銅仁碧江區,一年一度的龍舟盛會如期而至。今年,2025年全國“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文化活動暨中國傳統龍舟大賽於5月30日至31日在碧江區舉行,這場延續五百年的文化盛宴再次煥發新活力。

2025年“龍舟游江”現場 碧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2025年“龍舟游江”現場。碧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龍舟文化在碧江綿延不絕,得益於錦江河的良好生態。近年來,銅仁市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2017年實施《銅仁市錦江流域保護條例》,全面落實河長制。

目前全市明確市、縣、鄉、村四級河長3782名,建成城鄉生活污水處理廠122座,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2025年5月25日 碧江“龍舟游江”現場。碧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2025年5月25日,碧江“龍舟游江”現場。碧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優良的水環境為龍舟競渡提供了絕佳舞台,鑄就了沿岸群眾的龍舟精神。

鬆桃苗族自治縣牛郎鎮的鬆江、矮紅兩村聯合龍舟隊是今年熱身賽的奪冠熱門。鬆江村黨支部書記龍周城信心很足:“我們弄來22根杉木,打了兩艘龍船,一艘訓練,一艘參賽。”

在碧江區錦江街道新庄村,工匠張紹堂正精心雕刻著新龍頭。“龍頭、龍尾是龍舟的靈魂。”他選用耐腐耐水的水曲柳,每一刀都凝聚著祖傳技藝。一件龍頭作品需耗時一周完成,神態或凶猛或慈祥,都通過精細雕刻表現。

訓練場上,77歲的胡通雲放下鼓槌,看著徒弟楊飛帶領年輕隊員練習,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代傳一代傳下去,只要身體還允許,我還要繼續干下去。”

銅仁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夜景鳥瞰圖 碧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銅仁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夜景鳥瞰圖。碧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龍舟文化的傳承發展,為文旅融合帶來了新的機遇。

碧江區文體廣電旅游局局長張偉華表示:“去年端午龍舟賽期間接待游客49.57萬人次,今年要以更優質的服務、更豐富的活動迎接各地游客。”

今年,龍舟賽事配套活動豐富多彩,除了龍舟競賽,還舉辦了文旅招商推介會、美食集市、各類展銷會,並開發龍舟體驗項目,增強游客參與感。同時舉行的還有“請龍儀式”、游江活動、龍舟熱身賽、農民藝術周活動、農特產品展銷會等七項系列活動。

2025年5月25日 碧江“龍舟游江”現場航拍圖 碧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2025年5月25日 碧江“龍舟游江”現場航拍圖。碧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現場比網上的視頻更震撼!”來自湖南的游客王先生觀賽后說,“這裡的龍舟競渡有文化、有看頭。”

錦江河畔,新打造的龍舟靜靜停泊在水面。杉木清香混合著桐油氣味飄散在空氣中,鬆江村黨支部書記龍周城輕撫船身:“這22根杉木承載著全村人的期望。”

岸邊,游客的相機閃光燈不斷亮起,孩子們學著鼓點手舞足蹈。碧江的龍舟文化,如這悠悠錦江水,從歷史深處流淌而來,在新時代奔涌向前。(何朝剛)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