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金沙縣油菜新技術助力高產 最高畝產達224.38公斤

最高畝產超過224.38公斤,平均畝產達192.6公斤,每畝節約化肥18%左右,節本增效400元/畝左右……5月26日,來自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農業農村局、金沙縣統計局等單位有關專家,對金沙縣西洛街道開化社區105畝油菜淺耕“雙飛三適”藝機一體化技術示范基地進行測產驗收。
金沙縣西洛街道開化社區。金莎攝
驗收現場,專家組實地考察了示范基地,選擇3塊代表性田塊,通過收割機現場機收、測量面積、稱重、測定水分和雜質等環節,經反復核算,最終測產結果為最高畝產224.38公斤、平均畝產192.6公斤。
金沙縣西洛街道開化社區105畝油菜淺耕“雙飛三適”藝機一體化技術示范基地採收現場。金莎攝
據了解,金沙縣依托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和省油菜產業技術體系項目支撐,積極創新探索推廣油菜淺耕“雙飛三適”藝機一體化新技術(淺旋耕、飛播、飛防、適區選種、適期播種、適機耕種),選用黔油31號、黔油32號等優質高產油菜品種進行示范,集成耕種管收機械化技術、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油菜“一促四防”技術等單產提升關鍵技術,通過農藝技術與農機技術的深度融合有效降低生產投入成本,實現機械化、輕簡化、智能化栽培。目前,全縣4000余畝油菜淺耕“雙飛三適”藝機一體化技術示范基地已陸續進入收獲期,為油菜大面積單產提升注入了不竭動力。
村民正在篩選油菜。金莎攝
“通過示范下來,與農戶長期習慣的油菜育苗移栽技術比較,獲得高產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貴州省油菜產業技術體系金沙綜合試驗站站長、金沙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王先剛介紹,金沙縣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油菜淺耕“雙飛三適”藝機一體化技術的培訓指導及推廣應用,切實把先進技術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將高產試驗示范田變成“農民田”,把“專家產量”變成“農民產量”,讓該新技術成為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引擎”。(金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