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羅甸縣多舉措織密防汛“安全網” 全力保障汛期安全

隨著汛期來臨,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全面啟動防汛應急響應機制,構建“科技監測、物資儲備、部門聯動”三位一體防汛體系,全方位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日,筆者實地探訪發現,從隱患排查到物資儲備,從預警預報到應急演練,全縣防汛工作正有序開展。
羅甸縣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中心工作現場。
近日,筆者跟隨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到龍坪鎮板庚村進行隱患排查。排查現場,工作人員利用高倍望遠鏡對山體輪廓、岩石裂隙等進行遠距離觀察,初步判斷山體穩定性﹔隨后出動無人機,通過航拍測繪技術獲取隱患點三維影像數據,精准識別潛在崩塌風險區域。針對可能發生滑坡的地段,檢測員實地查看是否存在裂縫擴大、土石鬆動等異常情況,一旦發現危險需立即通過“地災預警APP”和電話雙線報告,確保信息15分鐘內傳遞至上級部門並及時處置。
“龍坪鎮有19個地質災害隱患點、28個風險斜坡,在每個隱患點都有監測員,監測員在不下雨的情況下每三到四天進行一次巡查,在雨天必須進行持續觀察和巡查,如有情況及時匯報。我們通過常態化、持續化地抓好日常工作,確保地質隱患點不出現任何問題。”羅甸縣龍坪鎮自然資源所所長王壽雷介紹道。
防汛搶險物資。
防汛物資是應急搶險的重要保障。走進羅甸縣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倉庫,雨衣、救生圈、抽水泵、鐵鏟等各類防汛搶險物資擺放得整整齊齊。筆者了解到,目前全縣儲備有防汛搶險物資15000余件,涵蓋水上救援、通信裝備、發電照明、個人防護等8大類物資,各相關部門每月對物資進行盤點清理,按消耗情況補充更新,實行專庫存儲、專人管護。同時,摸排全縣226台挖機、59台鏟車等302台(輛)大型搶險救援裝備,建立台賬明確點位和責任人,確保快速調度。
氣象預警是防汛工作的“前哨”。羅甸縣氣象局緊緊圍繞“監測精密、預報精准、服務精細”的工作目標,密切跟蹤監視天氣演變,認真落實“三個叫應”、紅色預警信號全網無障礙發布等工作機制,為防汛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今年以來,我們加強與縣應急局、縣水務局、縣自然資源局的會商研判和聯動協作,及時發布暴雨、冰雹、地質災害、洪澇、森林火險等預報預警信息。”羅甸縣氣象局氣象台台長鄒應杰介紹,截至目前,縣氣象局共編制發布各類氣象信息報告374期,發布各類預報、預警、雨情服務短信152次,覆蓋群眾27萬余人次,電話“叫應”重點單位和責任人32人次,確保氣象預警信息及時傳遞、防災措施快速響應。
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在板庚村用無人機監測崩塌隱患點。
據了解,入汛以來,羅甸縣各相關部門主動作為,強化協同聯動。重點部門開展4次會商研判,及時通報風險隱患及應對措施,層層壓實防范責任﹔各鄉(鎮、街道)及行業部門結合實際修訂重點區域防汛應急預案。截至目前,各水庫電站、山洪易發區等重點部位已開展應急演練330余場﹔組建163個工作組開展全覆蓋排查,248處一般風險隱患已整改242處,剩余6處嚴格實行清單化管理。同時,各部門嚴格落實“一把手”24小時帶班值守和專人值班制度,將各項防范措施和工作機制落到實處,推動防汛減災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圖/文 陳由醒 王常青 梁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