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平壩區天龍鎮打磨村舉辦端午文化文藝活動

5月17日,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天龍鎮打磨村粽香四溢、歡聲陣陣,“我們的節日•端午”粽葉展銷暨文化文藝活動在這裡舉行。活動以“粽葉飄香 情滿打磨”為主題,通過文藝演出、粽葉評比、包粽比賽、公益慰問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弘揚傳統民俗文化,展現鄉村振興新風貌,為村民和游客獻上了一場充滿鄉土氣息的端午盛宴。
當天正午,伴隨著鏗鏘激越的地戲表演,活動正式啟幕。打磨村村支兩委特邀5位本土網紅歌手登台獻唱,搭配村民組織的10支舞蹈隊伍,以及黔雅藝術團共同呈現了18個精彩節目。從傳統民歌到現代舞蹈,從樂器演奏到戲劇演出,現場掌聲不斷。
活動現場。
作為活動重頭戲,“粽葉王”評比吸引了全村目光。村民一早就將自家種植的粽葉送至現場參賽,評委根據葉片大小進行篩選,最終5位村民入圍決賽。經過現場展示和角逐,村民陳滿妹拔得頭籌,摘得“粽葉王”稱號。村委強調,參賽者必須為本村常住村民,且粽葉需產自本地,確保評比公平公正。
據悉,打磨村種植粽葉已有200余年歷史,依托得天獨厚的山林資源與氣候條件,當地粽葉以質優味香聞名,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金葉子”。近年來,村集體還創新推出小巧玲瓏的“一口粽”,開發密蒙花、藍蝶花等彩色粽子,進一步拓寬市場。
“開展這次活動的目的是把我們的粽葉推介到外面,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打磨村的產業。其次是讓粽葉產業能夠得到各方支持,把我們的這個粽葉進行等級量化。我們還可以做粽子的深加工,把產業做大做強。”打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謝春說。
活動現場。
隨后進行的包粽子比賽將氣氛推向高潮。隨著一聲“開始”,村民們靈巧的雙手上下翻飛,卷葉、填米、捆扎一氣呵成,翠綠的粽葉與雪白的糯米轉眼化作一串串棱角分明的粽子。比賽既比拼速度,也考驗成品的美觀度。活動現場,村委還為70歲以上老人准備了愛心大米,老人們笑逐顏開地接過節日禮物,溫情在粽香與米香中流淌。
“我是打磨村的村民,每年的端午節活動我都參加。粽葉都是自己種的,粽子都是用現摘的新鮮粽葉包的,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紫色、藍色、紅色,有紅棗的、葡萄干的,都是用新鮮的花瓣煮出來的水包出來的,歡迎大家來品嘗。”村民鄭瓊說。
活動在粽香與歡笑中圓滿落幕。這場融合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產業的端午盛會,不僅讓村民感受到濃濃節日情,更擦亮了打磨村“粽葉之鄉”的金字招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圖/文 姚德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