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貴州雷山文旅市場火爆 景區游、鄉村游雙線發力引客來【9】

“五一”假期期間,貴州省雷山縣憑借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與生態資源優勢,迎來文旅消費熱潮。全縣景區游、鄉村游雙線發力,游客接待量及旅游綜合收入同比顯著增長,文旅市場持續火爆,展現出強勁的文化活力。2025年5月1日-5日,雷山縣累計共接待游客376761人次(其中國外游客300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1833.93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0.66%和34.71%。西江景區接待游客181018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9403.86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5.07%和16.71%。郎德景區接待游客13153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09.9萬元﹔分別同比增長90.71%和93.42%。
民族文化景區人氣高漲
作為全國知名的苗族文化聚集地,雷山縣核心景區西江千戶苗寨成為省內外游客的熱門打卡地。假期期間,景區推出“十二道攔門酒”“苗族古歌對唱”“非遺銀飾制作體驗”等特色活動,吸引游客沉浸式感受苗族風情。夜幕下,千家燈火點亮苗寨屋檐,游客穿梭於吊腳樓間,拍照、品長桌宴、賞《美麗西江》原生態歌舞演出,景區單日接待量屢創新高。
“苗寨非常壯觀,晚上燈光非常好看,這邊的人也都非常熱情,讓我們感覺到來這裡玩是非常的開心,然后吃的也很好吃。感覺大家的參與度特別的高,大家一起跳舞這種感覺真的很好,旅游就是要這樣子。”浙江游客金女士說。
此外,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憑借清涼氣候和原始森林景觀,吸引眾多徒步愛好者﹔郎德苗寨因原生態的村落風貌和淳朴的民風,成為游客避開人流、深度體驗的選擇﹔大塘景區仰歐桑劇場場場爆滿,2025年5月1日至5日“五一”假期期間,大塘大型苗族情景史詩《仰歐桑》共演出8場,接待游客11434人,實際購票10126人,票房收入123萬元,日均收入24.6萬元。
鄉村游、民宿經濟活力迸發
“五一”期間,雷山鄉村旅游表現亮眼。依托茶園、梯田、傳統村落等資源,周邊鄉鎮推出爬坡節、採茶制茶、農耕體驗、田園攝影等特色項目。大塘鎮“短裙苗”風情體驗、望豐鄉生態茶園徒步等線路備受家庭游客青睞,帶動當地農家樂、民宿預訂量翻番。
“五一”假期期間,大塘鎮蘆笙迎賓、刺繡體驗、攔門酒、打糍粑、“渾水摸魚”等特色民俗活動輪番上演,以趣味十足的互動方式,為八方游客解鎖了一場“五一”文旅新體驗。
“假期前一周房間就訂滿了,很多客人專門來體驗苗族蠟染和稻田抓魚。”郎德一位鄉村民宿經營者表示。雷山縣文旅部門數據顯示,全縣鄉村旅游接待量、農特產品銷售、民俗手工藝體驗等衍生消費顯著增長。
服務保障助力游客舒心游
為應對客流高峰,雷山縣提前部署,通過增加停車場、錯峰景區游、開通免費接駁車、增設志願服務崗等措施優化服務。智慧旅游系統實時監控人流,引導錯峰游覽﹔市場監管部門加強食品安全和價格巡查,保障游客權益。
“五一”假期,在西江千戶苗寨景區北大門行李配送服務中心內,前來寄存、取行李的游客絡繹不絕。為解決游客出行痛點,讓大家能夠輕裝上陣,西江旅游公司創新推出“行李寄存+直送酒店”一站式服務。游客既可以通過線上平台預約,也能在景區線下服務點即時辦理,隻需將行李交付指定寄存點,便可卸下包袱,輕鬆暢游苗寨。
“我覺得還挺省力的,本來進景區前還以為要拖著行李進景區,沒想到還有行李服務還蠻方便的。”江蘇游客錢女士說。
業內人士指出,雷山縣通過“民族文化+生態資源+實景演出+鄉村美食”四輪驅動,打造全鏈條體驗,成功激活假日經濟。未來,隨著大型實景苗族歌舞詩劇《仰歐桑》的火爆出圈,雷山有望成為貴州文旅融合發展的標杆地區。(圖/文 李雪)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