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非遺進校園樂趣多
2025年04月29日09:47 |

日前,福泉市第二幼兒園結合本地蠟染、刺繡等非遺資源,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展示館的繡娘們走進校園,展示苗繡技藝,傳承傳統文化。
“回針繡要往前出一針,往回退一針。”在福泉市第二幼兒園,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蔡啟秀和繡娘們正手把手向幼兒教師教授刺繡基礎針線法。
刺繡的基礎針法有“平針繡、回針繡、輪廓繡、鎖針繡、定線繡”。活動中,教師們沿著水彩筆勾畫出的框架,用針線繡出花朵、小動物等刺繡“作業”。刺繡不僅考驗手藝,還需要耐心和恆心,課堂上,老師們還不時向繡娘們請教針法。
福泉市第二幼兒園教師張仁信說:“今天老師們教會了我們五種針法,平針和鎖針等等,我覺得她們就是從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傳承下來的,她們勤學苦練,繡得那麼好。今天來到幼兒園,又把這種針法教給了我們,我們會認真學,學會之后也為小朋友們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傳承非遺,創新多元教育。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福泉市第二幼兒園結合福泉本地陽戲、蠟染、苗繡等非遺資源,將傳統技藝、民俗文化與幼兒教育深度融合,通過開展非遺進校園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不斷激發教師及幼兒對非遺的探索興趣,推動非遺的傳承。
福泉市第二幼兒園副園長王維英說:“我們帶著孩子參觀了非遺體驗館,了解刺繡、扎染等等,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所以我們就邀請手藝人走進我們的校園,教我們的老師如何刺繡,如何扎染、蠟染,爭取讓我們的孩子在體驗和操作當中去了解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並且把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福泉市人民政府網)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