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鬆桃牛郎:“合約食堂”吃出文明新風尚

2025年04月29日09:31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在少數民族聚居的貴州省鬆桃苗族自治縣牛郎鎮鬆江村,一間“合約食堂”,也是村裡的民族團結食堂,不僅破除了陳規陋習,吃出了文明新風尚,也疏通了全面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上的“卡點與堵點”。

鬆江村村民在“合約食堂”用餐。牛郎鎮人民政府供圖

鬆江村村民在“合約食堂”用餐。牛郎鎮人民政府供圖

走進鬆江村“合約食堂”,干淨整潔的衛生環境、整齊排列的圓桌長凳,還有六口大鍋土灶吸引了筆者視線。鬆江村黨支部書記龍周城向筆者介紹道:“現在村裡的紅白喜事都是在‘合約食堂’集中操辦,一家有事,家家聚攏。既增加了凝聚力,遏制了奢靡攀比風氣,還有效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一舉多得!”

鬆江村“合約食堂”由牛郎鎮人民政府投入20萬資金進行建設,於2023年3月建成使用。村裡成立紅白理事會,商議出台《鬆江村紅白理事會制度》,村紅白理事會在村支兩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引導全村群眾紅白喜事統一到“合約食堂”舉行。明確婚前報備、喜事簡辦,加強對大操大辦、違規濫辦行為的排查研判,切實根除鋪張浪費、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問題。

鬆江村村民在“合約食堂”用餐。牛郎鎮人民政府供圖

鬆江村村民在“合約食堂”用餐。牛郎鎮人民政府供圖

食堂操辦酒席,每桌套餐有著明確標准,分為198元、238元、288元三類,辦一場酒席,村裡收費200元,用於支出水電費、清掃衛生等,結余資金歸村集體所有。通過制度化、群眾參與的方式,推動移風易俗和廉潔文化向農村延伸。

“2023年10月我女兒出嫁,我們就在村裡的合約食堂辦出閣宴,省心省力省錢,不用東家借桌子西家借鍋碗的。提倡婚事新辦以后,控制了桌數,也就是十幾桌。不大肆燃放煙花爆竹,也給我們自己減輕了負擔,以前比哪家放的鞭炮多,請的客人多,最多的時候,辦酒席要放掉近萬元的鞭炮,不僅擾民,后面的衛生更是難打掃。現在吃的是和氣、熱鬧的氛圍。”村民龍昌勇作為在“合約食堂”請過酒席的主事人,感受最為深刻。

自2023年以來,鬆江村“合約食堂”已操辦過紅白喜事18場。這種酒席操辦方式不僅受到了請過酒席的村民們的認可,同時也給來吃席的鄉親們帶來了新體驗。村民田平勇向筆者道出了最朴實的感受:“環境好,交通便利,不用奔波,食堂門口就可以停車,室內有空調,不怕刮風下雨烈日艷陽。垃圾和油污也統一處理,不會污染村裡環境。大家也都吃飽吃好。”

鬆江村村民在“合約食堂”用餐。牛郎鎮人民政府供圖

鬆江村村民在“合約食堂”用餐。牛郎鎮人民政府供圖

近年來,鬆江村依托黨員活動室、道德講堂,以德治浸潤民心,通過集中宣講+常態化宣講、入戶走訪+院壩會議等形式,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先后制定《鬆江村村規民約》《鬆江村移風易俗公約》等村級自治制度,啟用鬆江村“合約食堂”,制定鬆江村《推行紅事新辦、喪事簡辦制度》,將社情民意復雜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寨建設成了遠近聞名的“貴州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兼任紅白理事會會長的村黨支部書記龍周城告訴筆者,“合約食堂”的操辦模式,規范了農村聚餐、紅白喜事等集體用餐行為,防止鋪張浪費,倡導文明新風。引導大家控制酒席天數、桌數、菜數和禮金數,讓大家從“吃不完的酒,送不完的禮”中走了出來。既減少了群眾因人情往來導致的經濟壓力,也防止奢靡之風向農村蔓延。(文/圖 蔣瑋、解浪、曾凌峰)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