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強省會 新風採丨聚才引智“強磁場”!貴陽高新區如何讓創新動能“燃”起來?

2025年04月26日14:58 |
小字號

4月25日,貴州省迎來第五個“人才日”,第十三屆貴州人才博覽會即將於次日拉開帷幕。作為全省首個人才特區,貴陽高新區始終以“人才是第一資源”為發展理念,通過搭建引才平台、優化用才生態、完善留才保障,持續擦亮“才聚高新”品牌,全力打造人才“向往之城”。

搭建引才“強磁場”,廣納四海英才

前不久,貴陽高新區赴外高端人才見面會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此次見面會依托貴陽國家高新區(成都)招才引智工作站,是貴陽高新區延伸人才服務的一次有益探索。

“我們創新採取‘駐外辦事處+大型人力機構+優企+名校’‘四級聯動’方式,率先在成都建設駐外招才引智工作站,搭建省外省內回流、回引通道,將引才觸角跨地延伸。”貴陽高新區組織人事部相關負責人說。

除設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外,貴陽高新區還聚焦“兩主一特”產業方向,開展靶向引才。

在第二屆貴州科學城科技創新暨“四城”聯動交流周春季系列活動之“才聚高新·筑夢未來”2025年春季人才招聘會上,60余家名企提供超3000個崗位,涵蓋高端制造、新能源、大數據等領域。活動創新採用“線上雲聘+線下直通車”模式,求職者掃碼投遞簡歷、專車接送面試,實現從校門到展位的“無縫對接”。

人才,始終是驅動發展的核心要素。貴陽高新區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搭建引才“強磁場”。數據顯示,近三年,貴陽高新區引進重點產業人才超1.1萬人,高校畢業生1.2萬人,人才密度近3000人/平方公裡位居全省前列。

優化用才“大舞台”,釋放創新勢能

人才的價值在於與產業共成長。貴陽高新區深化“產業+人才+創新”融合發展機制,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對接。

為拓展人才干事創業空間,貴陽高新區制定出台《貴陽國家高新區區管專家選拔管理辦法(試行)》鼓勵專家參與政策咨詢、技術攻關。圍繞電子信息制造、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三大產業,以高層次人才團隊為核心,依托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研究生聯培基地,與省內高校共建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搭建了一批“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聚集起精密微特電機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鍛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研發機構,通過“企業出題、院校解題、政府助題”模式,構建起“技術研發—中試熟化—規模生產”全鏈條服務體系,形成“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的良性循環。

截至目前,貴陽高新區建成省級人才基地1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5個、專家工作站5個、省級以上研發機構148個,全年推動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轉化27項、重大技術攻關項目19項、技術合同成交額22億元,新建省級以上研發平台10個,新增授權專利1356件。

完善留才“暖心巢”,構建服務體系

人才“引得進”,更需“留得住”。

貴陽高新區以“安居工程”為突破口,構建起“獎勵+住房+教育+服務”的全方位政策體系,並配套購房優惠、安家補貼等政策,構建了人才“引、育、用、留”全生命周期服務,讓各類人才“安居”又“安心”。

以住房保障為例,全區累計建設人才公寓、保租房超8000套。其中,科技人才小鎮更以“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為理念,打造豐富生態景觀和步行10分鐘通勤圈,致力於成為人才“理想家園”。

同時,貴陽高新區建立“政府、企業、高校、機構”四位一體人才專員隊伍,常態化開展“入企送政策、解難題”行動,累計協調解決醫療保障等關鍵需求超500項。2024年全年兌現人才新政補貼775萬元,惠及400余名高層次人才。

放眼未來,貴陽高新區將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以更開放的平台、更精准的服務、更有力的保障,奮力推動人才大匯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智力支撐。(王軒禹)

來源:貴陽市高新區官網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