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滿城潤思南:全民閱讀繪就文化新畫卷

在烏江之畔的貴州省思南縣,一場以閱讀為筆、以文化為墨的全民閱讀浪潮正蓬勃興起。從繁華小城到靜謐鄉村,從校園課堂到社區廣場,閱讀的種子在思南大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不僅提升了全民的綜合素養,更為思南的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了堅實的精神支柱。
“一江文脈·滿城書香”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儀式。劉志攝
讀書活動:培育未來棟梁的“知識搖籃”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4月21日,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思南縣舉行2025年“一江文脈·滿城書香”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儀式,千人誦讀儒家經典《大學》篇章。
活動中學生代表宣讀了《全民閱讀倡議書》﹔同時頒發了2024年度10名“閱讀達人”及“一江文脈·滿城書香”主題閱讀分享10名“最佳小書迷”代表榮譽証書。
本次活動以傳統文化為根、紅色文化為魂、孝道文化為脈、經典詩詞為韻,旨在傳承文明薪火,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向縱深發展,倡導大家熱愛閱讀、傳承文脈,共同建設書香思南,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學校是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思南縣各學校高度重視讀書活動的開展,將閱讀納入教育教學體系,成為學生的必修課。
學生誦讀儒家經典《大學》篇章。陳敏攝
思南縣曠繼勛小學是紅軍早期高級將領曠繼勛的母校。該校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高度重視紅色文化傳承和保護,深挖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讓紅色成為學校文化的“底色”。
“我校建有‘曠繼勛文化苑’‘紅色書吧’‘全軍十大英模’‘時代楷模’文化牆等,以紅色文化為基礎,構建了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品牌。堅持開展‘六個一’活動,教唱革命歌曲、聆聽英雄事跡、觀看革命電影、講解革命故事、誦讀革命詩詞、閱讀紅色書籍﹔同時開設有革命文化剪紙社團、國防教育社團、紅色文化演講社團等,讓紅色故事口口傳,紅色基因代代續。”思南縣曠繼勛小學副校長萬明飛介紹道。
近年來,思南縣把促進全民閱讀作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書香思南”建設。以“15分鐘文化服務圈”為目標,聚力打造文化傳承交流陣地﹔以“一江文脈·滿城書香”為主線,聚力打造全民閱讀品牌﹔以文化傳播交流為抓手,聚力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擴大滿城書香的影響力﹔持續開展“一江文脈·滿城書香”全民閱讀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軍營、進校園、進家庭“七進”活動,引導全社會深耕閱讀、分享閱讀、引領閱讀。
農家書屋:鄉村文化振興的“智慧糧倉”
農家書屋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是促進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優化的有效舉措。思南縣大力推動全民閱讀,積極探索“農家書屋+”模式,充分發揮農家書屋基層文化陣地作用,不斷引領鄉村閱讀新風尚,助力鄉村文明建設。
走進思南縣文家店鎮紅旗村的“館屋共建”數字農家書屋,隻見琳琅滿目的書籍整齊地排列在書架上,農林類、文學類、紅色經典等各類書籍應有盡有,智慧閱讀設備一應俱全。
群眾正在文家店鎮紅旗村的數字農家書屋看書。思南縣人民政府網供圖
“平常晚飯后就喜歡來書屋看書,讀過少兒版的四大名著,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儲備,還提高了寫作能力。”文家店鎮紅旗村學生肖玲說,課外閱讀讓她收獲滿滿。
思南縣文家店鎮紅旗村的“館屋共建”數字農家書屋是村校共建,2023年8月份建成並投入使用,現在藏書4600余冊,電子書籍1.5萬冊。村民還可以通過掃描“掌上貴圖”小程序用手機看書,讓一個新型農村閱讀空間正式融入群眾生活。
“有時間了就愛去看一些養殖方面的書,書屋裡不僅存有養牛、羊、生豬、雞、鴨、鵝等多個品種的科技書和科普圖書,還有包括畜禽資源、遺傳育種、養殖技術、動物疫病防控等多個方面的書籍,幫我解決了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思南縣文家店鎮紅旗村養殖戶劉龍強說,在農家書屋“加油”“充電”,不斷提高養殖技術水平,增加自己的收入。
數字農家書屋是在原來農家書屋的基礎上,配置了電子圖書閱覽機、閱讀本、有聲聽書機及有聲書牆,讓閱讀更有直觀性、沉浸性,閱讀資源的可獲性和服務便利性也得到了增強,不僅拓展了知識信息的傳播路徑,更進一步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通過智能化、數字化建設,彌補傳統農家書屋的短板,把群眾需要的種植、養殖、醫療百科等方面的資源輸送到群眾自己的手機上,更好地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思南縣文家店鎮政府工作人員張鋒說,數字農家書屋讓“書香”飄向田間地頭、房前屋后,為群眾提供更為便利的閱讀服務。
千人誦讀儒家經典《大學》篇章。陳敏攝
思南縣還利用農家書屋,定期開展普法教育、知識講座、種植養殖知識培訓班等活動,實現“屋盡其用”,惠及群眾近10萬人。
據悉,“掌上貴圖數字農家書屋”小程序內容包含電子圖書20余萬種、優質期刊3000種、名師講座視頻10萬余集、在線聽書46萬小時、古典音樂曲目10萬余條,少兒繪本上千種。
數字農家書屋不僅是村民獲取知識的寶庫,更是推動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智慧糧倉”。截至目前,思南縣529個村已實現全覆蓋。
城市書屋:市民精神家園的“溫馨港灣”
在思南的城市街頭巷尾,一座座城市書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市民的精神家園和“溫馨港灣”。這些城市書屋分布在社區、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交通便利,環境舒適。書屋內配備了舒適的桌椅、明亮的燈光和先進的閱讀設備,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閱讀環境。
“青少年閱讀空間能夠坐落在我們中偉中央廣場小區,對居住在這裡的居民來說是個大好事,大家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帶著小孩來這裡看書,不僅能增長知識,還修身養性。”市民楊秀琴談起家門口的閱讀場所,連連點贊。
思南百科圖書共享閱讀空間於2023年4月免費向公眾開放,總面積為500平方米,可借閱圖書5萬冊,涵蓋經濟類、政治類、文學類、兒童類等,還有教輔資料、文體用品等。
千人誦讀儒家經典《大學》篇章。張英鐲攝
同時,該閱讀空間還不定期開展一些讀書交流會、同城交友聯誼以及主題文化和志願者服務等活動,激發青少年閱讀興趣,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引導從閱讀走向“悅讀”。
“我回來開辦閱讀空間的目的是為中小學生及閱讀愛好者提供一個溫馨的閱讀環境。思南作為一個文化大縣、教育大縣,文化的推動、教育的發展需要全民的參與,我很樂意參與其中,共同推動思南文化教育向更高層次發展。”思南百科圖書共享閱讀空間負責人李齊飛說道。
在思南還有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智慧書屋,市民隻需要刷一下身份証就能進入,自助借書、還書、購買等流程,不僅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文化氛圍,也讓更多市民能隨時享受“悅讀”時光。
“我們是思南首家‘無人值守智慧書店’,有政治讀物、少兒讀物、社科類等藏書6000余冊,可供借閱、購書、學習、分享,能滿足市民的不同需求,是一個精而全的綜合公共文化空間。”思南縣新華書店鹽市街分店—躬行書屋工作人員馬娟說。
智能書屋、閱讀空間作為全民閱讀的主陣地,近年來,思南縣不斷升級改造,增設電子閱覽室、親子閱讀區、盲文閱讀區等功能分區,館藏圖書達30余萬冊,年接待讀者超20萬人次。形成了“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城市文化氛圍,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活力,為打造“書香思南”,涵養城市文明注入新活力。
書香盈城潤思南,全民閱讀正以強大的力量推動著思南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接下來,思南將繼續深化全民閱讀工作,不斷完善閱讀設施,豐富閱讀活動,讓書香彌漫在思南的每一個角落,為思南的美好明天譜寫更加絢麗的篇章。(何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