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學院科技成果賦能社會發展

2025年3月,國際學術評價機構科睿唯安發布最新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顯示,貴州省銅仁學院化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標志著該校化學學科躋身國際高水平學科梯隊,實現歷史性突破,這不僅是銅仁學院學科建設的重大成果,也為地方高校的科研發展樹立了嶄新標杆。
銅仁學院。
走進銅仁學院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重點實驗室,嚴謹與專注的科研氛圍扑面而來,銅仁學院校長石維正在指導課題組學生們的操作,“裝上就壓片,把它壓起來,壓了之后就封口,壓力給到100。”師生全神貫注投入新能源電池材料研發,制備、組裝、測試,確保各操作環節精准無誤。
銅仁學院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重點實驗室。
銅仁學院先進能源材料與器件課題組副教授陳靜表示:“我們課題組長期致力於鈉離子正負極電池材料的研究,在這個領域已經深耕了有十多年的科研積累,在校領導以及科研團隊的多方努力下,我們終於將我們的實驗成果應用於市場上的領域,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應用領域就是基站以及儲能電源,還有A0級電動車等,我們實現了一系列的銷售訂單。”
近年來,銅仁學院圍繞“強理工、厚人文、特農科、扶交叉”的學科專業優化改革思路,不斷強化頂層設計,持續推進學科布局的優化調整,整體科研水平和學術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學科建設呈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化學學科作為重點發展對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銅仁學院校長石維正在指導課題組學生操作。
ESI是基於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學術文獻及其引用參考文獻建立的分析型數據庫,目前已成為全球范圍內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工具。在本期ESI(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統計的22個學科中,銅仁學院發表SCIE/SSCI論文1023篇,總被引頻次達19587次,高被引論文共15篇,ESI綜合排位位列全球6090位。
“我們在電池,特別是新能源電池材料,正極材料,它的研究領域裡面也出了許多具有創新性的基礎性文章,因此得到了我們同行業的或者是大的研究者的認同,被大量的引用,我們有十多篇文章進入高被引的論文的序列裡面,形成了學者的共識。”銅仁學院校長石維介紹道。
銅仁學院化學學科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將黨的先進理論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深挖學科交叉融合的特色發展路徑,讓化學學科精准對接地方需求,實現學科發展與地方建設的雙贏。
銅仁學院科研團隊野外研究課題。
銅仁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郭雷介紹道:“我校化學學科以搭建高端科研平台和建設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創新團隊為工作重點,依托黔東豐富的錳資源及梵淨山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在錳資源高效利用、固廢資源化處理、環境生態修復、新能源材料、智能生物醫用材料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為構建富有銅仁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科技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創新驅動。學校秉承“構筑大平台、匯聚大團隊、承擔大項目、做出大貢獻、產出大成果”的發展理念,持續優化人才培育體系,整合優質資源,激發創新活力,為青年科研人員搭建廣闊的發展舞台,讓他們的科研想法在實驗室“落地生根”。
銅仁學院外籍專家Amir Mahmoud Makin Adam表示:“Working at Tongren University has been an incredibly rewarding experience. The resources and support available here enable us to pursue cutting - edge research and provide a high - quality education to our students.(在銅仁學院工作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經歷,這裡提供的資源和支持,使我們能夠追求前沿的研究,也為學生提供了高質量的教育。)”
“看到我們學科進入全球前1%,我真的很受鼓舞。”銅仁學院材料與化工專業研究生孫睿說:“學校提供的前沿科研資源,不僅讓我具備了跨界科研的能力,還增強了我在企業實踐中的自信,我會把這份榮光當作動力,在我的專業領域裡不斷深耕,更專注新能源材料的創新研究,努力踐行當代青年的科研使命。”
銅仁學院科研成果展示廳。
目前,學校已規劃建設碳酸錳資源綜合利用實驗室,全力打造新能源儲能產業技術高地,圍繞儲能產業體系構建,重點攻關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研發及表界面工程技術等領域。銅仁學院將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戰略方針以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切實需求,秉持“銅仁需求·國家標准”辦學理念,推動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在產業鏈上結出“科學的碩果”。
銅仁學院校長石維說:“科學就像土壤一樣,就是圍繞著我們產業的需求,它最后的落腳點都是要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的。接下來也是會進一步規劃,對這個學科,特別是化學,我們想把化學作為支撐貴州省'四新四化'建設的學科,圍繞著我們六大產業基地,圍繞著我們國家的重大需求來開展科研工作。”
在科研的漫漫征程中,銅仁學院的科研人員滿懷對科學事業的熱忱,辛勤耕耘、勇於探索,開拓學術研究新領域。展望未來,銅仁學院將繼續以科研成果為紐帶,促進學術科研與社會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續寫學科建設的嶄新篇章,為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匯聚高校智慧與力量。(圖/文 郝從建、龍吟、姚元旭、蒲雨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