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江口:“林+藥”模式激活生態經濟

2025年04月10日10:33 |
小字號

隨著氣溫回升,正值淫羊藿管護的黃金時期。近日,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趕上好天氣,組織人員在各個種植基地開展管護作業,為這一特色產業的持續發展筑牢根基。

“在除草時,務必小心謹慎,不能損傷植株的根和枝丫。追肥時,每株用量控制在50克左右,施肥位置距離植株五到十公分,也可選擇施於兩株之間,避免肥料直接接觸植株。”在民和鎮坪槐村的淫羊藿種植基地,20余名村民在同濟堂技術人員楊振華的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進行除草、施肥工作。楊振華強調:“在除草時,務必小心謹慎,不能損傷植株的根和枝丫。追肥時,每株用量控制在50克左右,施肥位置距離植株五到十公分,也可選擇施於兩株之間,避免肥料直接接觸植株。”

村民劉廷雲感慨地說:“在村裡給淫羊藿施肥、除草,一天能掙100元。對於我們這些上了年紀、外出務工不便的人來說,這份工作不僅能帶來穩定收入,還能照顧家庭,我們十分滿意。”

淫羊藿,屬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仙靈脾、三枝九葉草,其莖、葉、根皆可入藥,藥用價值頗高。這種植物喜微酸性土壤,林下的自然環境為其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廣闊的市場前景也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江口縣民和鎮坪槐村支書、主任衛紹林介紹:“自2023年啟動淫羊藿種植以來,村裡已種植150畝。從初期的除草清表、翻泥起壟、種苗移栽,到后期的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護環節,累計用工3700余人次。該產業不僅帶動了無法外出務工的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大幅增長,獲得了村民的廣泛認可。”

近年來,民和鎮明確打造“中藥材之鄉·淫羊藿強鎮”的發展目標,將淫羊藿產業作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借助當地豐富的林地資源,與世界500強企業同濟堂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六個一批”創新發展模式,全力打造以淫羊藿為核心的中藥材產業集群。目前,民和鎮已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淫羊藿育苗育種基地,面積達940畝,成功實現“林+藥”深度融合的生態種植模式,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村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路徑。

江口縣民和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長、副鎮長姚芷江表示:“民和鎮緊密圍繞全縣‘2+2’主導產業布局,將淫羊藿作為產業發展的‘龍頭’,構建‘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借助國藥集團在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與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達成訂單生產、保底收購合作模式,簽訂種植協議,推動淫羊藿種植向規模化、訂單化發展。截至目前,全鎮林下淫羊藿種植面積已達3200余畝。2024年,淫羊藿產業帶動全鎮增收840余萬元,其中資產出租收益65萬元,間接帶動農民增收超過1300萬元。”

為進一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2020年,江口縣委、縣政府成功引進國家級龍頭企業國藥集團同濟堂(貴州)制藥有限公司落戶江口。依托該公司在淫羊藿種植、加工領域的先進技術,江口縣發動全縣各級各部門,全面投入淫羊藿產業建設。

目前,江口已構建起涵蓋良種繁育、標准化育苗、規范化種植以及初加工生產線的全產業鏈生產體系。按照“十四五”規劃,江口縣計劃將淫羊藿種植面積拓展至3萬畝,並向5萬畝的規模目標邁進。(向倩、李猛)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