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石阡:43.6萬畝茶園進入春季採收旺季

頂尖雲華清明寶,梢短蘭英綠色宗。清明時節,春和景明,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43.6萬畝茶園全面進入春季採摘黃金時期,各地茶農茶企不誤農時,抓緊採收茶青、加工春茶、供應市場,茶園已披春色靚裝,茶廠再現生機勃發的忙碌景象。
走進石阡縣龍塘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茶樹層層疊疊,生機盎然,廣大茶農搶抓農時,紛紛採摘今年的春茶,他們聚精會神,指尖翻飛間,一顆顆翠綠的茶芽從茶樹梢落入竹簍,臉上洋溢出收獲的笑容。
春茶攤涼。
“當前氣候好,茶葉長得也快,快的一天要採十多斤,慢的也要採五六斤,還是可以的。”石阡縣龍塘鎮茶農任明芬告訴筆者。
貴州祥華生態茶業有限公司,是石阡縣從事茶葉生產經營多年的企業,對石阡苔茶的生物學特性、標准及理化值等頗有研究。進入春茶加工旺季以來,該企業便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切實保障茶農和茶企效益。
石阡縣龍塘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茶園一角。
“我們現在外部人員有7個人幫我們收茶青,廠內加工有12個人,每天茶青的量有2000多斤,每天的干茶是三到四百斤。接下來10天左右后,我們准備大面積的機採,然后做香茶和大宗茶,確保茶青下樹,確保茶企業能夠做起量。”貴州祥華生態茶業有限公司生產廠長饒光飛說。
石阡縣五德鎮新華村,海拔在800米至1200米之間,年降雨量1200mm左右,土壤PH值在4.5至5.5之間,典型的“寡日照”氣候,給石阡苔茶的生長創造了最適宜的條件,這裡也是石阡苔茶的主要發源地。這段時間來,正是生產加工名優茶最忙時節,當地茶企加大茶青收購資金籌措,做到茶青應收盡收,保障茶農切身利益。
貴州祥華生態茶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每天早上從5點左右到晚上11點鐘,我們工人吃住在廠,就是為了滿足企業名優茶的生產,從而也提高茶農的茶青下樹率。”石阡縣五德鎮新華村夷州貢茶公司負責人王飛介紹。
石阡縣五德鎮新華村夷州貢茶公司是石阡縣較早從事石阡苔茶生產的民營企業之一,企業負責人王飛也是石阡苔茶手工制法省級手工制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長期以來,他始終堅守名優茶手工制作生產理念,讓傳統制茶工藝得以留存發展。同時也結合市場和消費需求,積極推行大宗茶加工生產,提高茶樹茶青下樹率。
石阡苔茶。
近年來,石阡縣堅持綠色生態發展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以茶產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為主攻點,繼續加大茶產業扶持力度,在茶文化深度挖掘上下功夫,督導茶農茶企生產加工消費者信賴的干淨茶、放心茶、良心茶,攜手共進做大做強做優綠色產業文章。
石阡縣龍塘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春茶採摘。
據石阡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該縣茶葉種植面積43.6萬畝,投產茶園33.85萬畝,茶葉加工企業160余家,2024年干茶產量2.961萬噸,總產值32.381億元,茶葉已經成為該縣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圖/文 洪婧、代忠國、孫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