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酒調整周期仁懷產區的破局路徑

茅台鎮。
當行業討論“70%中小酒企息產”“30%招商經理轉行”“30元醬酒沖擊市場”等話題時,中國醬香核心產區仁懷正以戰略定力,創新驅動產業轉型,重塑中國酒業價值坐標。這個佔據全國醬酒半壁江山的世界級產區,在醬酒調整周期的破局突圍路徑備受矚目。
行業透視:醬酒產業根基韌性增長
數據顯示:2024年度,全國醬酒產量65萬千升,佔白酒總產能15.7%﹔營收2400億元,佔行業總收入30.1%﹔醬酒利潤970億元,佔行業總利潤38.7%。仁懷產區作為核心增長極,實現白酒工業總產值1157.1億元,同比增長10%,佔全國醬酒產值48.2%。茅台以1741億元營收發揮“壓艙石”作用。由此可見,醬酒行業基本盤依然穩固,醬香白酒正朝著健康方向穩健發展。
仁懷醬香白酒生產廠區。
醬香白酒作為首位產業,支撐著仁懷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仁懷市GDP達1970.18億元,白酒產業貢獻率超70%。實現仁懷縣域經濟躍居全國11位,增速超越“第一強縣”昆山。
但行業調整周期的陣痛客觀存在,在全球經濟下行、國內經濟放緩、消費需求不足、產品動銷不暢、產業增長放慢的情況下,中國醬香白酒產業發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仁懷作為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在這場行業大“洗牌”中迎接挑戰,引發一場顛覆性的“醬酒革命”。
多維挑戰:結構性調整的深層解析
數據分析,仁懷2024年的醬酒產量約為40萬千升,約佔全國醬酒的61.54%,處在可調控區間。大眾所知,醬酒生產須堅守標准工藝,需要3—5年儲存周期,當醬香基酒達到一定量時,必將進行“休養生息”,把酒包裝銷售出去進行再生產。加之,醬酒生產遵循“端午制曲、重陽下沙”的季節性規律,春節后至重陽前本就是傳統生產間歇期,上年七輪次酒大部分釀造完成,新一年投料尚未開始,企業生產處在“養精蓄銳”、蓄勢待發狀態。
名酒工業園區酒企釀酒蒸汽升騰。
仁懷堅守生態與發展兩條底線,嚴格執行生態紅線標准,推動企業綠色轉型。對環保不達標、未取得環評資格、“四改一提升四建設”工程不徹底的企業叫停生產,待規范完善才能運行。期間部分企業主動減產息產配合整改。
在全球經濟下行疊加,線上交易、線上營銷、電商平台渠道變革沖擊下,白酒銷售實體經營店面面臨轉業,傳統酒商面臨轉行或數字化轉型。加之,春季是白酒銷售淡季,導致客源稀少、店面冷淡、店面息業現象。
“30元醬酒沖擊市場”帶來價格體系重構。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主流醬香產品終端價集中在150-800元區間。頭部酒企成本構成顯示:53度大曲坤沙酒單斤綜合成本(含原料、生產、存儲、包裝、稅費)達128元,印証了低價產品多為碎沙或翻沙工藝。仁懷市酒業協會秘書長表示:“30元價格帶產品不符合醬香酒生產規律,更多是個別企業的短期促銷行為。”再有醬香酒的品質和品牌價值溢價是無以估量。
破局路徑:產區優化與價值重構的戰略選擇
在內外因素疊加影響下,白酒產業迎來產業轉型升級、市場銷售拓展、品質提升提質、品牌打造塑造、消費面拓展延伸等深度調整。仁懷作為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無疑擔當起振興中國醬酒重任,開啟破局突圍路徑。
在空間布局上,仁懷將醬酒生產功能劃分為茅台酒產區、茅台鎮傳統優勢區、仁懷集聚區,構成了120.44平方公裡的醬香版圖,構建“一核三區”產業矩陣,即核心引領區:以茅台鎮為中心,形成10平方公裡的醬香核心區,聚集茅台、國台等龍頭企業﹔ 產業拓展帶:沿赤水河延伸,布局20個萬噸級醬酒生產基地﹔ 配套產業群:建成全國最大的白酒包材產業園,集聚237家配套企業,實現產業鏈本地化率85%。
茅台酒廠區。
在產業升級上,打造千億級產區矩陣,實施“1314”產業集群戰略,即持續鞏固壯大即1個千億級企業(茅台)、3個百億級企業、10個十億級企業、40個億級企業。現已形成規模企業133家,億元以上企業33家,產能5000噸以上企業15家,構建起“茅台引領、群星閃耀”的核心產區企業集群。
在品牌戰略上,以世界級品牌茅台為核心,帶動區域品牌國台、釣魚台等領軍品牌協同發展,形成"1+N"品牌矩陣,創新"產區品牌+企業品牌"雙輪驅動模式,打造"仁懷醬香酒"地理標志品牌,培育30個億元級區域品牌。目前擁有世界級品牌茅台,認定仁懷醬香酒地理標志証明商標1件,持有中國馳名商標8件、中華老字號企業2個,白酒商標6.22萬余件。在第26屆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中,摘得大金獎5枚、金獎86枚、銀獎77枚。
在醬酒產能調控上,仁懷堅持擴增量、去存量、保質量,穩固推進醬酒增長,將醬酒年產量發展到60萬千升。茅台“十四五”技改項目1.98萬噸將於2027年建成投產﹔國台、勁牌、酣客君豐等20余家家頭部企業和中小企業相繼擴產增加總量。
在技術創新上,推動產業數字化革命,完成50家企業數字化改造,建成國家級醬香酒檢測中心﹔建立區塊鏈溯源,實現全產業鏈溯源系統全覆蓋。茅台集團建成行業首個5G全連接工廠,實現生產環節數字化管控﹔國台數智化釀造和智能化勾調,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釣魚台酒業引入區塊鏈溯源系統,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貴州國台數智酒業制酒三車間生產現場 。
在消費拓展上,開發低度化、小瓶裝等創新產品,培育年輕消費群體,仁懷醬酒集團、國台酒業推出醬香威士忌滿足國內外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在渠道革新層面,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渠道,培育直播基地27個,打造醬香酒交易中心,2024年實現線上交易額突破180億元。
在市場拓展上,開展"走出去"戰略,利用酒博會、糖酒會和展覽會,在國內開展“黔酒中國行”活動﹔以“中國醬酒世界行”強勢推動醬酒“出海”拓展國際市場,建立港澳台、東南亞、歐洲營銷中心,推動仁懷醬酒走出國門、走向世界。2024年,仁懷醬酒外貿出口達52.36億元,茅台出口營收突破5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巴黎酣客節。
在做大做強、招大引強上,培育出國台、釣魚台、仁懷醬酒集團、夜郎古、酣客君豐等優強酒企,引進復星集團、環球佳釀、北京一輕、金東、洋河、唐庄、古井貢、步步高等20余家知名企業進駐壯大醬香梯隊。
仁懷的野心,不僅是做酒,而是將酒旅融合,打造醬香文化體驗區、精品酒庄集群,把茅台鎮建設成5A級景區、世界旅游名鎮、“醬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中國醬酒文化之都”,推動酒旅融合發展,拉動醬酒消費和旅游增長。
茅台中華片區車間。
與此同時,實施人才戰略,培訓產業工人3.2萬人次,實施“人才倍增計劃”引進專業人才5000名﹔培育釀酒大師、營銷專家等高端人才千余名,激活產業動能。仁懷地方政府政策賦能。設立50億元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智能制造、綠色生產、品質提升、品牌打造、誠信經營等領域,推動醬酒高質量發展。
儲酒車間。
仁懷始終堅持生態與發展並舉、產業與產區並重、品牌與標准並塑,做足酒文章,擴大酒天地。展望未來,仁懷產區雄心勃勃、躊躇滿志,保持茅台集團龍頭引領力,堅持核心產區競爭力,把持醬酒消費擴張力。持續守牢生態屏障,堅守產品品質,健全產區體系,塑造產區品牌,2025年實現仁懷白酒產業產值突破1500億元、茅台集團實現營收2000億元,培育3家百億級企業,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邁進。(文/史猛、圖由仁懷市融媒體中心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