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強科技推創新!仁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5年04月01日10:34 |
小字號

在實驗室,科技人員正在開展科研攻關,加速種業創新成果轉化﹔在智能釀造車間,智能行車來回穿梭搬運釀酒物料﹔在白酒包材生產企業,多條智能制造生產線高效運轉……

這幾年,仁懷市堅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大科技投入、整合科技資源、搭建創新平台,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產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科學育種做強醬酒“芯片”

連日來,仁懷紅纓子公司種子檢驗分析室一片忙碌,科研人員正在對紅纓子、紅珍珠、台糯9號等品種隨機抽檢取樣,按批次進行發芽實驗。培養箱內,整齊排列的種子樣本正經歷一場“品質大考”,從溫濕度的精確控制到發芽率的准確計算,每一步都關乎種植戶的用種安全。

“當前正值高粱育苗播種階段,每年公司都會進行提純復壯實驗,確保種子品質和純度穩定。”科研技術部負責人陳玉彬介紹,高粱育種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每年都要通過單株選擇、株系比較、品系品比,最終選出優質穩產抗性好且符合釀酒工藝要求的新品種。

紅纓子公司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貴州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一直致力於開展以釀酒高粱為主的特色作物育種攻關,通過組建科研團隊,深化“產學研”合作,同高校和機構聯合開展科研項目研究,近年來累計開展科研項目19個,取得“紅纓子1619”“台糯9號”兩項植物新品種保護權,育成不同海拔區域的早熟抗病宜機酒用高粱新品系1個,青糯、黑糯等特異性新品系7個。主營產品“紅纓子高粱”已在全國累計推廣3000萬畝,創造產值750億元,帶動850萬人次增收。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加大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紅纓子公司將持續強化種業科技自主創新、全面增強釀酒原料種子核心競爭力,牢牢掌握醬香白酒原料種子“芯片”的話語權、主導權,確保種子質量佳,第一車間生產穩。

智能釀造鑄就醬酒品質

科技改變生活,對仁懷白酒企業來說,智能釀造為白酒生產轉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路徑。走進國台數智酒業制酒三車間,環境干淨整潔,酒香四溢,智能行車在車間上方來回穿梭,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准確地搬運釀酒物料,呈現一派繁忙有序生產景象。

與傳統車間不同,這裡通過智能化設備把醬香白酒的釀造過程分解為30道工序、269個環節,以及1071項工藝指標,進行精細化控制。“我們對傳統工藝進行了大量科學解析,建立可量化的質量標准和工藝標准。”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李長文表示,1000噸的標准車間,新研發的設備有360多套,能省下約60%的土地,釀造用水節約近80%,燃氣消耗降低17%。

步入車間智能摘酒室,隻見一系列不鏽鋼設備有序排列,管道縱橫交錯,布局精巧。“傳統車間是由人工看花接酒,智能車間則是通過機器判斷酒的濃度和溫度。”國台數智酒業制酒三車間摘酒室摘酒工吳則銳說。

目前,該酒企擁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創新平台4個,科技獎項24項。2024年,實現銷售收入超40億元。“現基酒年產量達2萬噸,2025年計劃銷售目標為60億元。今年把數字化、人工智能全面接入日常運營,同時深入研究酒的風格與香氣構成開發新酒體,加速拓展國際化市場。”李長文說。

產品研發賦能企業前行

產業發展,科技先行。連日來,申仁包裝印務公司智能生產車間裡,各類先進設備正全速運轉,現場機械轟鳴,工人熟練操作。從原材料的進料、印刷、模切到成品的包裝,各環節無縫對接,一條高效流暢現代化生產鏈盡顯智能“科技范兒”。

2021年,申仁包裝印務公司成立技術中心,主要開展綠色化、輕量化、環保、新型技術研發項目,從精致的瓶身設計到嚴密的瓶蓋封裝,每一環節都融入綠色低碳環保理念與先進科技元素,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科技動能。

據申仁包裝印務公司技術副總經理何承鵬介紹,公司“以竹代塑”生態新材料產品已在批量生產中應用,實現了新材料運用的跨越式突破。同時,在紙張防偽、印刷工藝防偽、數字化防偽技術等方面進行技術創新。

科技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申仁印務持續用創新刷新競爭力,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逐漸變成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科創成果接連涌現。目前,公司擁有專利授權39件。其中,發明專利7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2件。

2024年申仁包裝印務公司投入1456萬元科研經費,在創新科技的賦能驅動下,實現營收4.02億元。今年1至3月,公司已完成3000萬個產品生產交付,當前正開足馬力搶抓生產,趕制新訂單。

從科研實驗室到產品生產線,從工業生產車間到現代農業田間地頭,從產品研發到品牌塑造……仁懷科技創新動力十足,催生了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成為了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內核”。2024年,仁懷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創新型企業等創新主體12家,高技術產業產值超6億元。(仁懷市人民政府網)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