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新”動能 塑造“新”優勢——貴陽高新區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驅動高質量發展

作為全市“強省會”主戰場、新型工業化主陣地,貴陽高新區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使命,始終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持續壯大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軟件和信息服務“兩主一特一軟”產業,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蓄積了新動能、新優勢。
航空發動機產業生態圈內企業生產忙,一件件高精尖產品產銷兩旺﹔貴州通用、帝一、斯凱威等低空企業加速聚集,低空經濟“振翅起飛”﹔翰凱斯、朗瑪信息、東方世紀、北斗空間等一家家企業在AI+賽道上持續奔跑……在貴陽高新區,新興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新質生產力蓬勃生長,不斷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優勢,讓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當下,貴陽高新區正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路徑,堅定不移抓產業、強工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在新興產業賽道上謀“新”求“質”,力促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鏈成群,奮力在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上邁出新步伐,掀起高質量發展新浪潮。
產業生態圈鏈接新未來
謀“新”,是貴陽高新區一直以來的關鍵詞之一。從產業發展上來看,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和任務,貴陽高新區如何奮勇爭先,打造高質量發展動力引擎?
答案,就在“三大生態圈”迸發的發展新動能之中。
春回大地,在貴陽高新區航空發動機產業生態圈內的貴州航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忙碌景象。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一排排數控機器整齊排列,工人們在各崗位鉚勁工作,螺母、螺栓、卡箍、襯套等小而精的航空緊固件產品源源不斷地從生產線上輸出。
“今年,我們的訂單已排到了年底,現在正加班加點趕訂單,兩班倒不停機生產,全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航飛精密機匣事業部部長姚東說。
這家以高端標准件、結構件、航空發動機零組件產品為主營業務,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高新技術企業,自2020年落戶貴陽高新區以來,圍繞“鏈主”企業布局,在產業生態圈內實現快速發展,2023年成功實現了產值破億。
航飛精密在“圈”裡的快速成長,折射出貴陽高新區產業生態圈加速構建,新型工業化激涌奔騰的發展態勢。
航空產業是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培育和壯大龍頭“鏈主”企業,提升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貴陽高新區通過發揮鏈主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加快上下游產業鏈聚集,帶動相關產業制造、科研、保障全面發展,打造航空發動機產業生態圈,實現“建圈強鏈”新突破,“鏈”接產業發展新未來。
不僅僅是航空發動機產業生態圈,貴陽高新區依托鏈主企業,打造航空發動機、微特電機、電子元器件“三大生態圈”,並以“三圈”建設為抓手,聚焦生產、創新、保障“三端”,發揮產業鏈中的龍頭企業作用,構建以“兩主一特”產業為核心的地域產業多維網絡體系和產業布局,為高質量發展闖出“新”路。
一個個“圈”內企業由小到大,由大變強﹔一產帶一鏈,一鏈興一群,產業集群蓬勃發展……生產要素協同、科技資源協同、產業培育協同、服務保障協同的全生產要素全生命周期協同發展體系正在貴陽高新區加快形成,推動產業實現新突破,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善謀大勢者,行之必遠。貴陽高新區,正以創新“牛鼻子”為牽引,以“生態圈”為紐帶,“圈”出一幅充滿希望的產業發展新藍圖。
“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
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時,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於貴陽高新區。在這裡,人工智能正賦能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從傳統制造業到醫療健康,從城市建設到交通運輸,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為貴陽高新區產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
走進貴州國致科技有限公司,各類工程版智能機器人“專家”讓人目不暇接,隻需一鍵下發施工命令,各類機器人便“聽令而動”立即開啟自主作業,可以完成支架打孔、精准檢測等作業任務。
自2019年成立以來,國致科技便瞄准移動機器人賽道,先后自主研發生產了無人機混凝土檢測機器人、造樓機巡檢機器人、建筑面噴涂機器人、地面整平機器人等十余款智能終端設備產品。
“一說到工地,往往會被打上‘塵土飛揚’‘勞動密集’‘體力活’等標簽,我們的工程類機器人就是為了幫助承擔工程中最基礎最繁重的苦臟累活。”國致科技副總經理羅婷介紹。
以軌道交通隧道工程為例,其纜線支架打孔、線纜敷設是目前自動化程度最低的項目,國內外90%都靠大量的人工作業完成。而國致科技研發的隧道內壁打孔機器人,在作業過程中,工作人員隻需要遠程操作控制面板,就可以實現自動行進、自動校准、自動打孔,效率是傳統人工的6—8倍。
無獨有偶,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推出了醫學領域的智能“專家”。
“我這幾天不停地咳嗽,吃藥也不見好,今天還發燒,感覺病情越來越嚴重。”“好的,請您描述您的症狀細節。”在進行咳嗽的頻率、痰液的顏色、發燒的最高溫度等一系列的症狀問答后,“39AI全科醫生”給出了初步診斷結果及檢查和治療建議。
“39AI全科醫生”平台,是朗瑪信息推出的基於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AI助手,可快速解讀患者症狀並提供初步診斷建議。
2022年7月,朗瑪信息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布局並啟動了“39AI全科醫生”產品建設以來,“39AI醫生大腦”(即“39AI全科醫生”)已正式升級為具備慢思考能力的醫學大模型,並通過“39AI全科醫生”小程序新版本向廣大用戶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目前,“39AI全科醫生”已在貴陽市182家基層醫療機構推廣,累計提供40余萬次服務。
如今,貴陽高新區各行各業的“毛細血管”之中,都流淌著人工智能的新鮮血液。
翰凱斯自主研發的Robobus斬獲貴州省首張載人測試牌照,其研發的人工智能AI自動駕駛算法,重構了城市出行方式﹔貴陽順絡迅達電子有限公司憑借AI智能外觀機,大幅提升了生產質效﹔貴州東方世紀自主研發的“東方祥雲”大數據洪水預報系統,將防汛抗旱從被動應對轉為主動預警,完成汛情監測預警“一張圖”全覆蓋……
新興產業,體現著新發展理念,意味著新的發展空間。貴陽高新區正以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為支點,促進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形成更多新業態,也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低空經濟開辟發展新賽道
“低空經濟”在去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今年再次被提及,這進一步彰顯出國家對以低空經濟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重視。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低空經濟”不僅開始重新定義空間利用的新維度,更加緊密融合高端制造、數字經濟、新消費模式等多個領域,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引領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與經濟形態的深刻變革。
而在貴陽國家高新區,各家企業正不斷搶抓機遇,在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中探索發展路徑。
今年開年以來,貴州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團隊忙著對新機型進行圖紙設計。“我們利用外引內聯模式與各航空院、所合作,成立專業的飛機研發機構,組建了一批專業的研發團隊,開展新機型聯合設計工作。目前團隊正投入‘自由鶯Z600型系列飛機’和‘自由鶯Z900型系列飛機’的研發中。”貴州通航董事長黃忠才表示。
作為國內數字孿生領域的創新企業,貴州華泰智遠大數據服務有限公司也在不斷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依托在數字孿生、大數據領域的積累,通過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的融合,推動低空場景的智能化升級。
“低空經濟的興起為森林防火滅火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貴州華泰智遠大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寅表示,當下,企業正通過構建低空監測網絡、研發低空無人機在森林防滅火應用的核心算法,開發建設了森林防滅火無人機平台,利用無人機的先天優勢,讓森林防滅火工作真正實現智能、精准。
從研發制造到人才培養,再到場景應用,貴陽高新區正努力打造一體化的低空產業發展新格局,推動更多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落地,助力低空經濟蓄勢起航。
去年,貴陽高新區先后推動了貴州帝一無人化裝備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總部、深圳玖明航空低空經濟產業園等相繼落地貴陽高新區,持續擴大高新區低空經濟產業的“朋友圈”,讓低空經濟產業在貴陽高新區加速集聚、蓄勢待發。
在今年3月1日舉行的貴陽貴安低空經濟產業發布會暨首飛儀式上,來自貴陽高新區的貴州科學城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貴州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貴陽高新櫛勤資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分別與多家企業及機構簽署涉及低空產業戰略合作、航空飛機研發生產的合作協議,再次助推全區低空經濟“乘勢起飛”。
大力發展低空經濟產業,打造全省發展低空經濟的“試驗田”已成為貴陽高新區未來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接下來,貴陽高新區將牢牢把握科技創新這一核心發展要素,聚焦低空經濟,不斷完善科技創新、產業服務、人才保障三大體系,推動低空經濟相關產業加快布局、集群發展,持續開拓全新“低空版圖”,構建面向未來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樊榮、楊婷、王軒禹)
來源:貴陽市高新區官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