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中醫藥大學二附院與貴康大聯合開展中醫康養學術交流及惠民義診活動

3月27日,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與貴陽康養職業大學聯合舉辦了以“醫康養一體·護佑健康”為主題的中醫康養學術交流及惠民健康行動活動。
學術交流活動現場。
活動以“學術賦能+健康惠民”雙線聯動,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醫大師、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何成瑤教授等專家親臨授業問診,為中醫藥文化傳承與醫康養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五百余名師生共享健康福祉。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田維毅,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肖政華,校黨委副書記劉維琴出席活動。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夢蓉主持學術交流會。
田維毅為何成瑤頒發聘書。
學術交流活動在貴陽康養職業大學學術報告廳舉行,師生代表300余人現場聆聽。肖政華與劉維琴分別致辭,介紹了醫院、學校的發展情況,表達了院校雙方通過“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共同提升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和技術創新水平,全面賦能基層康養服務與中醫藥產業升級的願景。專家們的授課前沿理論深入淺出,案例剖析鞭辟入裡,引得現場師生共鳴連連,掌聲不斷。
活動現場,國醫大師何成瑤教授受聘擔任學校特聘教授,田維毅為她頒發了聘書。據了解,“國醫大師”稱號是全國中醫藥行業的最高榮譽,目前全國僅有120人獲此殊榮,其中貴州僅2人,何成瑤就在其中。
惠民行動活動現場。
何成瑤在授課過程中結合自身的醫路歷程,引導學生堅定信念將學醫貫穿一生,涵養良好的醫風醫德,在多學科融合發展的現在,要把握當下的資源,鑽研學習。她強調,中醫康養需守正創新,讓傳統醫學真正服務百姓健康。何成瑤的授課既展現了深厚的學術底蘊,又充滿了對現實問題的敏銳洞察。
在互動交流中,何成瑤為學生答疑解惑,作為醫務工作者,面對不同病況,都要堅定救死扶傷的信念,站在患者的立場上考慮,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而奮斗。
隨后,青年岐黃學者、博士肖政華教授做了“調理脾胃與養生”主題講座,從中醫角度介紹了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特點、與其他臟腑的關系,分析了脾胃受損的因素,講解了脾胃的調節與保護措施。
惠民行動活動現場。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紅岩院區燒傷整形科主任、主任醫師鄔佳敏做了“燒燙傷護理及美容護膚”主題講座,用了大量病例生動地展示了現代化醫學技術在疤痕治療護理和醫學美容學方面的應用。
貴陽康養職業大學護理學院副院長張明月教授闡述了從“白衣天使”到“健康守護者”新時代護理專業的轉型與突破,從十個方面全面介紹了學校護理專業的建設成果。
在惠民義診現場,來自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專家團隊為學校200余名師生開展了超聲檢查,消化道、內分泌、美容、腎臟、脊柱、呼吸道、耳鼻喉等相關疾病診治,以及針灸、推拿、火龍罐等中醫特色治療體驗。專家們仔細為師生開展診療,發放健康宣傳資料,向大家傳遞健康。
惠民行動活動現場。
通過本次活動,貴陽康養職業大學師生們對中醫藥養生和日常健康護理相關理念及知識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更全面的學習。他們紛紛表示,要切實將專家們的先進診療與養生理念,以及崇高的醫風醫德,融入以后的專業學習與醫康養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持續提升專業能力,以熱忱傳承中醫精髓,讓中醫藥的智慧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健康之路。(文/圖 劉京津、黃潔、吳應江、覃擁、洪欣彤、李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