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闕從漢的“茶經”:茶香漫山 振興有方

2025年03月31日11:0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碧濤千畝漾春色,茶韻綿長啟新章。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駱象村茶園翠浪翻涌,氤氳的茶香隨山風漫過阡陌,鋪就一條綠意盎然、生機勃發的鄉村振興之路。闕從漢,貴州省江口縣駱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積極發揮黨員帶頭示范作用,以茶為媒,以實踐為筆,成為群眾心目中的領頭人,帶領全村人民走出一條獨特的綠色生態致富之路。

江口縣駱象村茶園鳥瞰圖。

江口縣駱象村茶園鳥瞰圖。

茶山煥新:生態茶園的破局之路

駱象村曾以種植烤煙和水稻為主,經濟發展相對滯后。2008年,在貴州省江口縣政府強有力推動下,駱象村成為江口縣首個茶產業發展試點。2014年,隨著茶園面積擴大與產量的增加,市場趨於飽和,銷售瓶頸凸顯。2018年,為轉變發展路徑,闕從漢學習種茶新技術與營銷新思路,帶領村民轉換賽道,發展高品質抹茶產業。駱象村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現已建設3條抹茶生產線,改造茶園4000余畝。2021年,隨著制茶工藝的成熟與高標准的茶葉管護,駱象村自主生產的高品質抹茶前端產品——碾茶,成為茶葉發展破局之機,為鄉村振興開辟了新路徑。

闕從漢說:“我們不僅關注產量,更注重品質。想干就要干好,做茶葉有很多學問,通過產業轉型升級,我們制作的碾茶產量高、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口感很好,這是發展抹茶產業的根基。”

茶鏈生金:全產業鏈的致富實踐

闕從漢成立了農機服務合作社,構建了“1+1+N(合作社+基地+社員)”的運營模式,實現了集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怒溪鎮全鎮覆蓋7條生產線,駱象村碾茶生產線佔3條,現有茶園7200畝,專業化農機設備160余台,抹茶種植佔地3600畝,年產量1100斤有余,被評為省級農業園區。通過產業集鎮計劃,村辦企業1家與外來5家企業牽頭合作茶葉的制作與開發,開發抹茶衍生品(月餅、冰激凌等),提升產品附加值。2023年和2024年,駱象村村集體收入連續突破200萬元,茶產業實現全產業鏈致富。

茶旅融合:茶產業的多元探索

全自動機械烘茶機。

全自動機械烘茶機。

貴州省江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駱象村茶旅融合發展。闕從漢敏銳地意識到,茶旅融合發展是駱象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機遇。“我們駱象村正積極探索茶旅融合模式,比如建設茶園休閑設施,開發手工制茶、點茶體驗館,吸引游客觀光體驗茶文化。”闕從漢與貴州大學研究生團隊表示。未來,駱象村將以茶為媒,以旅為徑,打造集種植、加工、銷售、旅游、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體系,實現鄉村振興的多元化發展。

闕從漢與貴州大學研究生團隊合影。

闕從漢與貴州大學研究生團隊合影。

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闕從漢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堅定的信念和創新精神,帶領駱象村走向致富。貴州大學貴大同行“博士村長”項目團隊深入駱象村調研,將收獲的寶貴經驗與學科專業充分結合,號召青年學子投身基層、助力茶旅融合發展,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高校智慧和力量。(圖/文 貴州大學貴大同行“博士村長”項目實踐隊)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