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德江:明前春茶迎來“首採” 智能化激活茶產業“新密碼”

2025年03月31日09:0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利用互聯網,用手機在APP上一鍵操作,在雲端觀測設備運行情況,現在萎凋(攤青)茶芽效率太高了。”3月27日,在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平原鎮生產車間裡,一台自動化控制、智能化運行的微波光波色青機、色選機正開足馬力萎凋明前茶芽。

智能微波光波茶葉殺青機。

智能微波光波茶葉殺青機。

與往年需要花至少3小時來萎凋蒸發春茶水分不同,這台剛引進的加工設備讓採來的春茶在密閉的空間內進行不到一分鐘的萎凋,便可直接進入殺青理條環節,提升了茶產業生產效率,讓春茶得到及時加工,從而進一步提升了春茶的採摘量,茶芽得到及時下樹,智能化正成為激活平原茶產業的“新密碼”。

隨著氣溫回暖,德江大地的16萬畝茶園吐翠納新,明前春茶迎來第一批採摘。而平原鎮作為德江縣有名的茶葉種植鄉鎮,共發展了白茶1.7萬畝,每年可帶動上萬人次在家門口就業。平原鎮深知市場和需求正不斷地發生變化,唯有打破傳統發展路徑,才能實現自身盈利、最大限度獲取市場紅利。

2024年,平原鎮黨委政府依托茶產業優勢,以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路徑,創新推出“共富茶廠+村集體經濟+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在平原鎮水車社區成立了平原鎮強村富民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為平原茶農提供代加工點,聯系更多外地客商來此收購,為茶農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以降農殘、降成本、提品質為目標,在轄區范圍內推廣綠色防控體系茶園管理技術,為茶產業提質增產增效打下了基礎。

平原鎮強村富民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平原鎮強村富民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牟飛,德江縣平原鎮水車社區居民,於2017年底在平原鎮發展了168畝白茶。早年間,因資金缺乏,平原鎮加工地點有限,因時間擱置使得加工出來的茶葉質量受到影響,又因來此收購的外地客商有限,隻能根據客商的定價來銷售,效益並不理想。如今,隨著“共富茶廠”的建立,不僅縮短了加工時間,更是在銷售上有了更多的選擇。

從“共富茶廠”跟隨牟飛驅車行駛到山頂,來到了他發展的茶園。隻見百余位採茶工人背著竹簍,或成群結隊穿行於茶壟間,或藏身於春茶“海洋”中靜靜地採摘新綠,將一顆顆嫩綠的茶芽收入茶簍,呈現出一幅“一芽一葉一抹香,一人一簍採茶忙”的春日美景。中午時分,牟飛時不時地給採滿一簍茶的群眾稱重、結賬,並及時把收來的茶芽運至加工廠加工。

農戶採摘新綠。

農戶採摘新綠。

“受倒春寒天氣影響,今年春茶採摘較往年推遲了三天。”牟飛說,但今年首採很滿意,經過綠色防控管理的茶園,茶的白化度、吐芽率都不錯,110名工人在早上就採了近430斤茶,比去年多了近30斤。

隨著牟飛將第一批春芽運入加工車間,車間裡的工人們也開始忙碌了起來。搬筐、倒料,很快就將剛採來的茶青倒入了微波光波色青機、色選機裡,開始了攤青工作,一分鐘后,這批採來的茶青正是殺青理條環節。從收購到萎凋整個流程,時間不足一小時。

攤青工作。

攤青工作。

德江縣平原強村富民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技術人員介紹:“這裡的茶葉氨基酸含量高,時間越長,氨基酸轉化為茶多酚的量會越多,這樣會影響茶葉的品質,而這台採用觸摸屏、PLC、冷卻一體化技術的設備,正是為了縮短萎凋的時間,從而減少氨基酸的轉化,提高茶葉的鮮度和香氣,達到提升品質的目的。”

殺青葉傾瀉而下何佳有。

殺青葉傾瀉而下何佳有。

智能化賦能提高了茶葉的生產現代化能力,綠色防控則是提升茶品質的一大路徑。如今,平原深度挖掘茶文化,以黔北工委遺址為地標,打造“黔北平原白茶”“黔北平原紅茶”品牌,在穩固大眾市場的基礎上,向茶葉高端市場進軍。(圖/文 何佳有、王顯)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