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水利系統持續創新法治宣傳形式載體
黔水普法的“破圈”之道

3月底,貴陽市民徐青的朋友圈出現一條主題為“AI繪黔水共護水安全”的海報征集信息。“形式很新穎,還有証書獎勵。”她將信息轉進群聊,多個朋友躍躍欲試。
群眾參與“AI繪黔水”海報征集活動。人民網 龍章榆攝
水領域的普法宣傳,對推動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有重要意義。然而,長期以來水利普法也面臨內容專業化、單一化,受眾有限、效果不佳等瓶頸。如何破解?
“推動法治宣傳教育載體和形式兩面創新。”貴州省水利廳政策法規有關負責人說,作為長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以及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之一,貴州用創新提升水利普法宣傳工作的影響力和穿透力。
今年開年,DeepSeek引發全民關注AI應用熱潮。貴州水利廳搶抓機遇,在“中國水周”期間策劃AI設計海報征集活動,吸引一大批網友運用新技術,自覺參與到“節水、惜水、護水”的思考、設計、宣傳中。
創新形式,才能擴大普法群體。按照每年“一個主題、一套方案、一個載體”原則,貴州省水利廳創新網絡普法宣傳活動。從拉橫幅、開講座、送書籍,轉換為搞攝影、趣答題、做AI,結合權威媒體網絡傳播,系列活動每次參與人數均突破百萬,獲得“裂變式”傳播效果。
創新開展水領域普法及科普活動。人民網 龍章榆攝
既創新載體,也創新形式。為打破普法與各群體的隔閡,貴州水利廳轉換思路與省教育廳、團省委等單位聯合舉行線下普法活動。在青少年重點領域,貴州省水利廳聯合省有關單位連續開展的水資源調查體驗公益研學,讓普法從接受教育,變成一次有趣的思考與交流。
“花溪河水要成為能喝的自來水,原來還要經過那麼多步驟,希望大家共同珍惜、保護水資源。”3月底,經過巡河、採樣、試驗等實踐后,貴陽市花溪小學的小楊同學感慨,以前覺得愛水護水離自己很遠,現在才發現就在身邊。
有沉浸式體驗,還有場景式陣地。近年來,貴州省水利廳支持各地在市、縣建立水利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和主題文化廣場。各地將基地定位為重點流域內,上好以案釋法“公開課”、開好政群溝通“院壩會”的水利法治宣教主渠道。
位於貴陽市的水利法治宣傳教育示范基地一角。人民網 涂敏攝
找到“破圈”支點,贏得“出圈”效應。近年來,貴州水事秩序穩定向好,河湖面貌持續向好,全省水利系統干部中涌現出全國“八五”普法表現突出個人。
“將持續創新普法宣傳載體和形式。”貴州省水利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在創新的同時把水利法治宣傳教育融入水利立法、執法、依法行政等工作,以法治護航水美貴州,助力開創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