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荔波:滿山“金葉子” 飄來致富香

春風拂綠,茶山溢金。近日,貴州省荔波縣甲良鎮梅桃村千畝生態茶園迎來春茶採摘季。茶農們搶抓晴好天氣採摘春茶,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春光正好,走進梅桃村茶園,翠綠的茶山上茶芽青翠欲滴、茶香彌漫山野,茶農們身背竹簍,穿梭在一壟壟茶樹間,十指靈動、指尖翻轉,一片片鮮嫩的芽尖便被收入茶簍中。
茶農在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甲良鎮梅桃村千畝生態茶園採茶。
家住鄰村的卿春芬有十多年的採茶經驗,隻見她彎腰俯身、指尖翻飛,熟練地將茶葉收入背簍中,到上午11點時已經裝了一大半。“每年農閑時我都會過來採茶,一天也有一百多元的收入,離家又近,既有收入又有更多時間照顧家庭。”
據悉,梅桃村生態茶園已經有40余年的種植和加工歷史,茶園面積達1200余畝。隨著茶園規模擴大,採茶、制茶、管護等環節已形成穩定用工鏈,每天帶動周邊村寨200余人次靈活就業,實現群眾“務農、顧家、掙錢”三不誤。目前,梅桃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依托茶產業,帶動附近村民靈活就業5000余人次,勞務支出百萬余元。
茶農展示採摘的新鮮茶葉。
梅桃茶葉以其獨特醇香及極具觀賞性的品質,秉持生態綠色有機的管理模式,長期以來深受省內外廣大客戶的喜愛。
“我們將探索開發紅茶、抹茶等系列產品,打造茶綠農旅系列鄉村旅游和研學活動,依托茶旅融合走出一條生態富民新路。”談及茶產業發展的下步打算,梅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莫紹江信心滿滿。
茶農展示採摘的新鮮茶葉。
近年來,甲良鎮聚焦荔波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建設一流旅游城市目標,堅持守正創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探索“以茶興旅、以旅促茶’”的發展模式。如今,這片青山綠水不僅飄著茶香,農文旅融合也展現蓬勃生機和巨大潛力。
據悉,甲良鎮探索在茶園開展茶山攝影、採茶制茶體驗研學等戶外活動,並推出“情定茶緣”“游酷玩森林、品梅桃毛尖”等主題農旅融合項目,不斷延伸產業鏈條。目前甲良鎮梅桃村已建成集住宿、餐飲、茶園觀光、採茶制茶體驗、洞穴探險為一體的農旅融合項目,年接待各類游客8300人以上,茶旅融合發展初見成效。
茶山上茶芽青翠欲滴、茶香彌漫山野。
“茶區變景區、茶山變金山”,甲良鎮黨委書記陳其斌說:“我們重點推進梅桃村茶旅融合試點建設,大力發展呂布依古寨、酷玩森林、田園風光等文旅產業。同時,持續擴大茶產業生態有機的‘種植端’、升級茶葉工藝的‘加工端’、謀劃梅桃毛尖的品牌‘培育端’,推出‘梅桃紅’等新產品,讓‘小茶葉’成為增收創收‘金葉子’。”
據悉,2025年荔波縣茶葉種植面積1.67萬畝,投產茶園1.31萬畝,預計茶葉產量600余噸,產值預計達5000萬元。
貴南高鐵穿過梅桃村千畝生態茶園。胡浩杭攝
“圍繞荔波旅游這塊金字招牌,我們把茶產業做到小而精、精而特,發揮產業最大效益,帶動群眾增收,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荔波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韓然勤說。
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美了茶山、富了茶農。下一步,荔波將不斷發揮旅游產業優勢,以提質增效為核心,推動茶產業進景區,打造荔波古鎮茶旅一條街,不斷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文/圖 戴友維、韋軒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